第一百三十八章 决意!(中)(1 / 2)

作为大明的高层建筑,参与朝会的群臣自然是能够深切感受得到朱允熥正位后给大明朝带来的改变。</p>

时至今日,早已没有人再轻视这位年少正位的皇太孙,不过半年的时间,朝堂上的风气就已然大变,这是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p>

与其父懿文太子相比,他们感觉继任的皇太孙简直是洪武皇帝的翻版,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p>

北伐之事悬而未决,可沿海的边患却因为一纸诏书而攻守易势。</p>

流亡于海上的张士诚旧部,已经有不少人加入了大明海军,这也是海军所向披靡的原因所在。</p>

底都被摸干净了,除了跑回倭国这些人还能有什么作为?</p>

朝会上对于黄子澄的声讨还在继续,他的一句为祸大明社稷之言算是点燃了所有勋贵的激情。</p>

新君继位这段时间历来都是暗潮汹涌,且死伤无算,只有战争,他们才能够游离于朝堂这场无形的战争之外,黄子澄的话可以说在拿他们的性命开玩笑。</p>

谁都清楚皇帝年事已高,虽然看起来身子骨还算硬朗,但谁也不知道明天会不会发生不测,在这段时间里,只有围绕在储君身边才能高枕无忧。</p>

“陛下!黄子澄其心可诛啊!我大明海军刚成立就剪除了横行沿海各行省二十年的倭患,这是天命在我大明啊!如此大胜,如此缴获,如此的为国为民之举,在这黄子澄眼中竟成了好大喜功?”</p>

“如若这都是好喜功的话,那干脆让鞑子和倭寇来京师聚宝门、定淮门、金川门算了,这样一来,想必这黄子澄断然不会再言什么好大喜功,而是直接开城纳降。”</p>

耿炳文此话一出满朝皆寂, 这等言论简直是要置黄子澄于死地。</p>

齐泰是言词锋利,李景隆是要皇帝降罪,而到耿炳文这里, 竟是想要黄子澄全族的性命, 出手真的是一个比一个狠。</p>

作为当事人的黄子澄自是被震撼得无以复加,用难以置信的目光看着耿炳文。</p>

他没想到当着皇帝的面,平日里一副老好人形象的耿炳文居然敢如此大胆。</p>

他本意只是想劝谏太孙要以民为本,休兵罢战,现在却直接被这几人给理解成了另一个意思,并且话里话外都要他黄子澄的命。</p>

“你?耿炳文!!你!你胡说!!我何时说过殿下此举是好大喜功?这只是防患于未然!”</p>

“哼!防患于未然?我看不见得吧?”耿炳文还没开始反怼,朱寿又站了出来,此时的黄子澄真可以说得上是孤立无援了。</p>

“殿下虽然理政时间不长,但文治武功已是显然易见,你黄子澄此等祸国之言到底是何居心?尔莫非是要乱我大明国政?”</p>

作为海军的上将军,朱寿哪能让别人帮他说话,虽然大家都是冲着太孙的面去的,但那也不行。</p>

他现在是巴不得黄子澄快点去死,要不是他此刻是当事人,他也要像耿炳文那样请诛黄子澄。</p>

水师改组成海军,这是多么大的恩典?他朱寿为了等到这一天又等了多长时间?黄子澄此举摆明了就是要断他的根,这种事情放到谁的身上也无法接受。</p>

“陛下,黄大人绝无任何藐视之意,皆是为我大明的着想啊!当下最重要的便是与民休养生息,战端一开必将生灵涂炭!此举有悖圣人之训!不得不慎重行事。”</p>

看到黄子澄被群起而攻, 方孝孺知道再不站出来说两句, 这位学识过人的太常寺少卿就真的危险了。</p>

他不想大明如此的忠良之士就这样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