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决意!(上)(1 / 2)

光阴流转,转眼便是除夕。</p>

这一日,张荣在大海之上大杀四方的捷报也同日传到了京师,一起到京的还有搜刮来的近八百万两白银,这是两月前继七十万两白银运抵京师后的又一次壮举。</p>

许久不在朝堂露面的老朱破天荒地出现在大臣们的视线之中,除夕本是休沐之日,却因为这件大事召开了一次大朝会。</p>

这次朝会是朱允熥授意的, 他准备借此机会彻底改变大明的近海防御策略,正式由防守转变为进攻。</p>

当战争能够充实国库的时候,不仅是武人会大力支持,就连户部也没办法独善其身,因为户部掌管天下钱粮,钱财越多,他们的底气就越足。</p>

山呼万岁之后,海军上将军朱寿第一个就站了出来。</p>

作为海军当下的话事人, 他的心情是激动的。</p>

八百万两白银还没有运抵京师时,他就已经被朱允熥面授机宜,并给予了三百万块银元充作造船的经费。</p>

对所有人来说,大明的洪武二十五年都是大明朝变化极大的一年。</p>

这一年太子薨逝,太孙主政,朝廷的税收从二十四年的一百八十万两白银,暴涨到了六百万两的地步,这还仅仅只是下半年的成绩,等到洪武二十六年,朱寿有理由相信这个数字还会再翻数倍以上。</p>

之所以出现这么大的差距,主要是因为以前都是用粮食交税,现在银元及宝钞正式向大明发行,应天府的的秋粮大部都是以银元及宝钞方式上交国库。</p>

用如今的五贯宝钞换一块银元来算,三百万块银元绝对可以造数十艘千料大船,身为海军上将军他岂能不为此激动。</p>

“启奏陛下!朱寿承蒙陛下与太孙殿下看重,授臣以海军上将军之职, 参赞军机,今海军不负重望得奏报如下!”</p>

“数月以来,我大明海军连战加捷, 斩杀倭人及海匪共计两万四千八百三十七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山东承宣布政使司皆已无倭寇之患,此皆仰赖陛下圣德教化之功也!”</p>

“今次我海军更是驰骋于汪洋大海之上,大破倭人及张士诚、刘福通余下之残部,共计得银八百万两。。。。”</p>

当朱寿说到得银八百万两的时候,现场所有大臣都不自觉地把目光放到了他的身上。</p>

没人会想到刚成立不久的海军能打出这一份战绩,更没人想到战争居然还能增加财政收入。</p>

那可是八百万两啊!去年整个大明的纯银收入还不到两百万两,现在几个月的海上战争,就拿回了大明朝好几年才能收上来的税银,不可谓石破天惊。</p>

众人的震惊的表情自然瞒不过坐在最上首的老朱,对此他很是满意。</p>

尽管已经事先从朱允熥那里得到了消息,但听到朱寿的正式奏对后,他还是忍不住激动。</p>

中原虽已承平多年,但大明的四处皆有外患,这是他一直都挥之不去的心病,尤其北元分裂出来的瓦剌和鞑靼,更是他的心头重患。</p>

想到这里, 老朱忍不住把目光看向身前不远处面无表情的爱孙。</p>

这哪是他的圣德教化之功, 早在储位册立之时他就已经不管事了,纯粹是朱寿拍马屁的说词而已, 真正打下这个基础的正是他身前的好太孙。</p>

人人都说战争劳民伤财,损耗国力,可是他的爱孙却用实际行动证明,战争与战争也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好大喜功的君王才是损耗国力的罪魁祸首。</p>

“允熥,你怎么看?”</p>

朱寿说完后,老朱没有发表任何言论,反而用期许的目光看着年纪轻轻,神情却是格外坚毅的朱允熥。</p>

他如今是真不管事了,只有大明发生朱允熥处理不了的事情时,他才会是那个杀伐果断的洪武皇帝,现在的老朱与寻常的一个农家老人无异,都是对后代充满了期盼。</p>

朱允熥闻言转身向老朱躬身一礼,随后轻轻地甩了甩衣袖迎向满朝文武的目光,神色淡定而从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