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准备占领百济国(1 / 2)

一日,赵峰来报:“主公,末将已与百济都城熊津的部分守军将领建立深厚情谊,他们对百济国王的统治亦有不满,只待主公一声令下,便可在城中起事。”</p>

贾长生眼中闪过一丝喜色:“甚好,但不可轻举妄动,还需等其他方面配合。”</p>

李肃也紧接着说道:“主公,百济朝堂如今分为两派,争权夺利。我等扶持的一派已占据上风,另一派虽心有不甘,却已无力回天。”</p>

孙瑜则笑道:“主公,民间百姓大多已习惯我大汉的技艺,且我等已暗中掌控多处矿山与盐场,百济经济已渐入我等彀中。”</p>

陈影最后道:“主公,周边国家暂无异动,百济国内亦未察觉我等意图。”</p>

贾长生听闻,心中大喜:“诸位功不可没。如今时机即将成熟,再稍加筹备,便可发动致命一击,让百济彻底成为我等之所有。届时,我等将以百济为起点,开启掌控天下的征程。”</p>

众人皆摩拳擦掌,充满斗志,只等那最后时刻的到来,在这海外之地掀起一场改天换地的风云变幻,向着既定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行。</p>

贾长生站在营帐之中,目光坚定地望着摊在案桌上的百济地图,手指缓缓落在百济东部八城的区域,对心腹们说道:“诸位,欲掌控百济,可先从东部八城入手。此八城地势相连,若能据为己有,可为我等奠定坚实根基。然强攻必遭顽强抵抗,损兵折将不说,还易惊动百济举国之力。故我意先渗透,再拉拢,后排除异己,最终平稳接管。诸君可有良策,畅所欲言。”</p>

谋士李肃率先拱手进言:“主公,卑职以为,渗透之关键在于人员。可挑选聪慧机敏、能言善辩且精通百济语言风俗之士,乔装成商旅、工匠、游学者等,混入八城之中。他们或于市井间结交豪杰,或在官署内攀附小吏,潜移默化,散布主公之仁德贤能,探听城中虚实,尤其是城防布局、兵力多寡、粮草储备以及城中权贵之关系网等核心机密。”</p>

贾长生微微点头:“此计甚是,人选之事,李肃你且费心筹备。待情报渐丰,拉拢之策便要跟上。孙瑜,你在经济民生方面颇有心得,你且说说如何拉拢八城权贵与百姓。”</p>

孙瑜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主公,对于权贵,可依其喜好,许以重利。如城中有好财者,我等可助其拓展商业版图,分享贸易之利;有好名者,主公可许以官职虚衔,邀其共议‘治理’之事,使其有参与高位之感。于百姓而言,当轻徭薄赋,兴修水利,改善民生。我等可组织人力,助其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再将大汉先进之农耕器具与技术传授,如此,百姓受惠,必念主公之恩。”</p>

“善。”贾长生赞许道,“然城中必有些许强硬之辈,不愿与我等合作,甚至妄图反抗,此等异己,不可不除。赵峰,你军事上经验丰富,该如何排除异己,且保城中不乱?”</p>

赵峰抱拳行礼,朗声道:“主公,先可通过渗透之人,暗中摸清异己者之名单与日常行踪。对于那些有兵权者,可设计离间其与下属关系,或制造其与百济王室的矛盾猜忌,使其陷入孤立。若遇小股反抗势力,末将可率精锐,扮作百济士兵或城防军,趁夜突袭,速战速决,以最小动静解决之。对于那些在民间有影响力的异见者,可令渗透之人散布其恶行谣言,削弱其威望,待时机成熟,再以莫须有之罪名,将其拘捕关押,如此,既能除患,又不致引起民众恐慌与反感。”</p>

贾长生沉思片刻,又道:“陈影,情报方面,你需全力配合。不仅要关注八城内部动静,还要留意百济王室及其他势力有无察觉我等意图,若有风吹草动,即刻回报。”</p>

陈影眼神冷峻:“主公放心,影定当严密监视,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p>

于是,一批批经过精心挑选和训练的人员,乔装改扮后,悄然潜入百济东部八城。他们在城中或开店铺,或当伙计,或四处游历讲学,渐渐融入当地生活。</p>

数月后,李肃前来汇报:“主公,潜入八城之人已传来诸多消息。譬如,东城城主金俊浩,为人贪婪好财,然在城中颇有威望,其弟金俊熙掌城中部分兵权,兄弟二人相互倚重。南城富商朴在贤,富甲一方,与百济王室有远亲关系,一心想在仕途上更进一步。西城有几位百济老臣告老还乡后居住于此,常对城中事务指手画脚,他们对我等外来者心存疑虑,可能会是异己之患……”</p>

贾长生听后,思索片刻道:“既如此,孙瑜,你先派人去接触那东城城主与南城富商,许以重利,探其口风。赵峰,你安排人手,密切关注西城那几位老臣的动向,搜集其把柄。”</p>

孙瑜领命而去,不久便有了回音:“主公,东城城主金俊浩对我等提出的商业合作颇感兴趣,但仍在观望犹豫,其弟金俊熙则较为谨慎。南城富商朴在贤听闻主公许他官职晋升,愿与我等合作,但索要一份详尽的未来规划书,以表诚意。”</p>

贾长生笑道:“朴在贤此举,无非是想拿捏我等把柄,或为向王室邀功。先不必理会,晾他些时日。赵峰,西城之事如何?”</p>

赵峰回道:“主公,西城老臣们近日常聚在一起,秘密商议着要联名上书百济国王,言说我等在东部八城的可疑行径。末将已查得其中一位老臣曾有贪污受贿之事,另一位则与敌国暗中有书信往来。”</p>

“甚好。”贾长生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先将此事暗中散播出去,让其在西城民众中失去威望。然后,找个借口,将他们拘押起来,对外宣称是为了调查百济国内的奸细之事。”</p>

随着这些计划的逐步实施,东部八城开始陷入微妙的动荡之中。东城城主兄弟在利益的诱惑与赵峰的离间计下,产生了嫌隙;南城富商因得不到回应,开始在城中四处活动,却被民众知晓其妄图勾结外邦谋取私利,威望大损;西城老臣被拘押,民众虽有疑惑,但听闻其罪行后,也多有不满。</p>

此时,贾长生觉得时机已到,对赵峰说道:“赵峰,你率主力部队,悄悄向东城靠近。李肃,你再派能言善辩之士,入城劝说金俊浩,若他肯主动投降,交出城防大权,可保他兄弟二人富贵荣华。若冥顽不灵,便攻城,以最小代价拿下东城。”</p>

赵峰领命而去,李肃也赶忙安排人手。东城城主金俊浩在权衡利弊后,最终打开城门,投降了贾长生。</p>

有了东城的示范,南城与其他几城也纷纷陷入混乱与动摇之中。贾长生依样画葫芦,或拉拢,或强攻,或智取,逐步排除异己,将百济东部八城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p>

在接管八城之后,贾长生迅速颁布一系列政令:减免赋税,组织百姓修缮城墙与水利设施,开设学堂传授知识技艺,整编军队,将八城的兵力纳入自己的统一指挥之下。一时间,东部八城气象一新,百姓安居乐业,军队纪律严明,而贾长生的威名也在百济东部逐渐传开,为他进一步掌控整个百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向着心中的雄图霸业稳步迈进。</p>

贾长生站在八城中心的高台上,望着台下熙熙攘攘的百姓,心中满是壮志豪情。他深知,虽已得八城,然若要将此地彻底化为自己的坚实根基,还有诸多事务亟待处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