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到达百济,谋划百济(1 / 2)

在艰难的航行与物资短缺的困境下,船队继续向南探寻。</p>

一日,瞭望手突然在桅杆上高呼:“前方有黑影!像是陆地!”</p>

贾长生心中一喜,急忙拿起望远镜观望。只见远处隐隐约约有一片模糊的轮廓,似是陆地。</p>

“快!全速前进!”他兴奋地命令道。</p>

然而,当船队靠近时,才发现那不过是一片巨大的礁石群,根本无法居住和立足。众人的心情瞬间又跌入谷底。</p>

“主公,难道我们真的要一直这样在海上漂泊,直至耗尽所有吗?”一位士兵绝望地问道。</p>

贾长生握紧拳头,大声道:“不会!我绝不相信这大海能困住我们。我们再往偏东一些的方向探寻,也许那里就有我们梦寐以求的地方。”</p>

船队再次调整航向,继续前行。在这期间,不断有士兵和水手因疾病、饥饿和疲惫倒下,但贾长生始终没有放弃希望。</p>

“主公,我等追随您至此,虽历经磨难,但从未后悔。只盼这一次,真能找到那片希望之地。”陈影看着贾长生疲惫却坚定的背影,轻声说道。</p>

贾长生转身,看着这些忠诚的心腹和疲惫不堪的士兵、水手们,心中满是感动与愧疚:“诸位,是我贾长生连累了大家。但我向你们保证,若能找到陆地,我定带领大家建立起一个繁荣昌盛的家园,让大家不再受苦。”</p>

随着时间的推移,船队在海上的生存愈发艰难,但他们依然顽强地坚持着。每一个清晨,贾长生都会站在船头,迎着朝阳,期待着那一抹陆地的出现。而他的心腹们也始终围绕在他身边,不离不弃,他们相信,只要有贾长生在,就还有希望,哪怕这希望如同大海中的一叶扁舟,在狂风巨浪中显得那么渺小脆弱,但只要不熄灭,就总有抵达彼岸的一天。</p>

贾长生站在船头,海风带着丝丝咸意扑面而来,他的眼神中透着疲惫,却又满是坚毅。历经无数艰难险阻,眼前百济的海岸线终于映入眼帘,那若隐若现的陆地轮廓,让船上众人原本低落的士气瞬间高涨起来。</p>

“主公,百济就在前方,我们终于到了!”赵峰激动地喊道,声音因长时间在海上漂泊而略显沙哑。</p>

贾长生微微点头,沉声道:“莫要掉以轻心,虽已抵达,然对这片土地我们知之甚少,登岸过程仍需万分谨慎。”</p>

谋士李肃上前一步,说道:“主公所言极是。百济虽为海外小国,但亦有其自身的势力与规矩。我等贸然登岸,恐引其警觉与抵触。不妨先派出一艘小船,载着使者前去通禀,表明我等前来并无恶意,只是寻求一处安身之所,愿与百济和平共处,互通有无。”</p>

贾长生思索片刻,道:“李肃此计甚好。陈影,你挑选几个机灵且善言辞的手下,随使者一同前往。务必打探清楚百济国内的情况,包括其兵力部署、掌权者的性情以及民间的态度。”</p>

陈影抱拳领命:“主公放心,影定当不辱使命。”</p>

不多时,一艘小船从大船队中缓缓驶出,朝着百济的海岸边划去。贾长生站在船头,望着那艘小船渐行渐远,心中默默思索着接下来可能面临的种种情况。</p>

“主公,若百济不肯接纳我等,我们该如何是好?”孙瑜有些担忧地问道。</p>

贾长生眼神坚定:“若他们不肯接纳,我们也不能轻易放弃。但首先还是要以礼相待,展示我们的诚意。倘若真的遭遇敌意,我们也有这船队作为依仗,可先退至海上,再另寻他法。只是,我希望能避免动武,毕竟我等初来乍到,根基未稳,能和平共处自是最好。”</p>

在众人的注视下,小船渐渐靠近岸边。百济的守军发现了这艘小船,纷纷持械戒备。小船上的使者站起身来,高声喊道:“百济的勇士们,莫要惊慌!我们是来自远方的旅人,并无恶意,只求面见贵国君主,有要事相商!”</p>

百济守军的首领上前一步,喝道:“你们是何人?从何而来?为何突然出现在我百济海岸?”</p>

使者恭敬地回答:“我等来自大汉,因国内战乱,被迫远渡重洋,寻求新的家园。我们听闻百济乃礼仪之邦,特来请求贵国收留,愿与贵国结为友邦,共同发展。”</p>

百济首领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你们且在此等候,我需上报朝廷,由陛下定夺。”</p>

使者点头道:“多谢将军,我等自当在此静候佳音。”</p>

小船返回大船队,将情况告知贾长生。贾长生心中稍安,至少百济没有立刻拒绝。</p>

“看来还有转机,我们且耐心等待。在此期间,全军戒备,但不可有挑衅之举。”贾长生下令道。</p>

数日后,百济传来消息,国王同意接见贾长生一行,但只允许少数人登岸进宫。</p>

贾长生挑选了赵峰、李肃、陈影等人随他一同登岸。众人整理好衣冠,携带了一些从大汉带来的珍贵礼物,如精美的丝绸、华丽的瓷器等,踏上了百济的土地。</p>

刚一登岸,便有百济的官员前来迎接,引领他们前往王宫。一路上,贾长生仔细观察着百济的风土人情。只见百济的百姓大多穿着朴素的服饰,房屋建筑风格与大汉略有不同,田间有农夫在辛勤劳作,集市上也颇为热闹。</p>

“这百济虽不及大汉繁华,但也别有一番生机。”贾长生轻声对身旁的人说道。</p>

来到王宫,百济国王端坐在王座之上,周围是一众文武大臣。贾长生等人上前,恭敬地行礼。</p>

“外邦之人,你们来我百济,究竟所为何事?”国王问道。</p>

贾长生抬起头,不卑不亢地说道:“陛下,我乃大汉贾长生。如之前使者所言,大汉内乱,我等为求生存,远渡重洋。见百济国富民安,心生向往,特来请求陛下收留。我等带来了大汉的一些特产,愿献给陛下,以表诚意。”</p>

说着,他示意手下将礼物呈上。百济国王看着那些精美的丝绸和瓷器,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喜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