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文抄修行路不通(1 / 2)

夏纪神游 莫问龙潭 1627 字 2022-09-03

与莫六一起用过晚膳后,易三郎跑去正堂,刘全还在边用膳、边查看着几本文册,易三郎瞄了几眼,似乎是侯府中的生意相关的账册和总结汇报。

与刘全见礼后,易三郎犹豫了一下,接受了仆从奉上的果盘和酪浆,权当陪着刘全用晚膳了。期中,易三郎好几次抬头看向刘全,却又不太好意思问出口。

毕竟,人嘛,谁都不希望重视的人看见自己阴暗的一面。

另一方面,三十来年的社会主义旗帜下生活形成的三观,也在反对着易三郎做一个文抄公——这个说法已经极具美化了,准确说是剽窃者。

数千年华夏文明传承,留下了多少绚丽灿烂的诗词文章。这个世界上,诗词歌赋、话本也是诸子百家之列,若是能以文道之法引得精神共振,只怕易三郎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就大宗师,甚至更高境界......

若是可行,这个诱惑就实在是太大了,大到无法想象的地步。

刘全饮了一口汤,看着三郎道:

“说罢。何事啊?平时也不见三郎想起来陪我用膳的......”

易三郎有些尴尬,又马上反应过来,自己可是经常和明德叔父在一起用膳的,怎么说的好像自己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一样。

算了,不计较了。易三郎打着腹稿,慢慢道:

“叔父,我今日第一天上了学堂。学堂教学果然与蒙孰不同,就是武学课也与往昔在府中筑基时所学不同,不但讲了武道发展的历程,演习六祖正拳之前还要先诵读大道歌诀呢!‘道生天地,天地生人。人禀阴阳,一炁生三。人身三宝,一炁相关......’”

“还有,‘道不远,在身中,物则皆空性不空。性若不空和气住,气归元海寿无穷。欲得身中神不出,莫向灵台留一物......’”

刘全倒是有些享受这种感觉了,易三郎现在这会儿的表现,更像是有所求时的小孩表现。边用膳,边不时翻看着着文册,边听着易三郎献宝邀功似的背诵着大道歌二首,也不插话,任由他表现。

易三郎背诵着,却渐渐颇觉无趣。索性停下来看着刘全,见刘全完全一副看你表演的作态,干脆开口问道:

“叔父,先修行精神功法到一定境地再修武道是否是妙途?”

刘全擦拭完嘴角,招来仆从撤下餐具。态度变得认真,温声道:

“确实!只是真正的精神功法极度稀少、且修行条件过于苛刻。众所皆知的“天子望气”是国君专属,“牧守一方”也需要从政并达到一定的位格才可修行。此外道佛两家核心的“经”“印”“诀”“观”更是需要成为嫡传或者寺观之主才得秘传。另外墨家御神一脉、阴阳家通幽一脉也有独特的锤炼精神法门,只是这两家的精神功法是需要入了门径才可修炼的。最后就是少数江湖流传的神功,比如只在传闻中的“炼神诀”、东国澪水郡的凛氏家传的“寻龙典”......”

刘全渊博不凡,见识更在莫六之上,不仅能准确说出道佛两家精神功法的核心,还额外说出了墨家和阴阳家也有精神功法,甚至还有江湖流传和国外世家功法名称。

易三郎倒是镇定,从刘全口中还是能听出些未明说的意思,那就是:似乎还是没什么希望学到的......

“墨家和阴阳家的入了门径是何意?江湖流传的神功......有希望入手吗?”

“入了门径就是指修炼他家派别的武功、或者研习经典到先天境;所谓江湖流传,就是指传闻的、没能证实的,而且无法确定能否入手的。”

“......罢了......那道佛两家的“经”“印”“诀”“观”是何意?”易三郎兴致缺缺道。

随手将书册翻页,刘全不抬头的回答道:

““经”“印”“诀”“观”,是指道佛两家精神修持的核心——诵读经文,手掐印法,口吐真言或咒语,心中观想特定对象或事物。据传,得其一即可得道。各派自有其独特的经印诀观等秘法修持精神。”

易三郎怔然,脑海中《龙象般若真经》中关于智慧精神的一应内容逐一对应上:大日经、金刚顶经,金刚印、菩提心印、大光明印,六字真言、大日如来心咒,大日如来观想法!

呵呵......挺齐全的!不管是选择修炼哪一项似乎都有成效,可我不敢照着练啊!

易三郎苦恼不已,有心莽它一波,又唯恐这里面有什么陷阱玄虚——看多了神话玄幻、修仙类,总归是心存忌惮的。若真是有什么玄虚,最可能的就是在这种涉及精神的部分了。心中纠结,脸上就表现得像是欲言又止。

刘全合拢书册,瞄了一眼门外,这都好一会儿了,莫六也不进来,看来是知道三郎有问题要问我,到底是哪般问题,这两人表现这么奇怪......

“三郎你到底想问什么?”

明德叔父果然深沉老练,一眼看出我在绕弯子了呢。

易三郎干笑一声,舔了舔嘴唇,表情有些危险的问出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