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长得”奇怪“的猪(2 / 2)

“我听卖盐的官爷说,这盐就是用莫少珩发现的新制盐工艺制出来的,产量超乎想象,所以才这么便宜。”

“以后,凉京还会有更多这样的官盐铺子,我北凉是真的不缺盐了,省下的买盐的钱,能买好多其他东西。”

周围一片安静。

那人也在感叹,“吃着这盐,心里多少有些堵得慌,以前我可没少偷偷骂莫少珩。”

“莫少珩自从回了北凉,之于北凉,倒是从来没有亏欠过什么,反而……”

莫少珩做过些什么,他们也是看得见的。

周围也是沉默。

“吃着便宜又上好的盐,若还肆无忌惮地骂莫少珩,怕真是没脸没皮了。”

那人继续道,“我昨日买完盐,也不知道怎么的,竟然跑去旁边的卤肉铺买了些卤肉,似乎若不买点莫少珩卖的其他东西,心里跟欠了人似的。”

“不过,那卤肉当真跟别人说的那样,味道好到了极点,完全不敢相信,卤肉都是用猪肉做出来的。”

当然,也有人还是不相信。

那人嘀咕了一句,“官盐铺子就在那里,不信可以自己去看。”

“若不是以后都能买到这样的好盐了,我才不会讲出来,我偷偷的买不好么?”

无论是相信不相信的人,自然都是要去看个明白的。

官盐铺子,第一次排起了长队。

乌衣巷也第一次出现了排队的迹象。

买完盐的人,看着提在手上价格低廉又极好的盐。

可以说,没有莫少珩,他们就吃不上这样的盐。

这对于整个北凉的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们多少也懂。

其中不少人,默默地走向了旁边的铺子。

莫少珩能改变,他们何尝不是。

对于乌衣巷的抵制,进一步松动了。

莫少珩得到消息后,心情都愉悦了不少,主动说了一句,“晚上将账本送到府上,我要翻看翻看。”

掌柜都笑了。

心中也充满了喜悦,这么多年,他乌衣巷终于要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了。

第二日,莫少珩让人抬着一箱子咸鱼去送赵棣。

城外。

密密麻麻的难民已经在迁移了,估计要不了两天,凉京城外就很少能见到难民了。

莫少珩让人将咸鱼搬上车,镇北王府的管事嬷嬷也在教燕王的人,烹制咸鱼的方法。

“这咸鱼煮起来简单,在路上吃的话,也能添加个滋味,是个好东西……”

莫少珩走向赵棣,“这一去得多长时间?”

燕王答道,“一月有余。”

主要是前期工作的安排,等安排稳当后,他也只需要呆在府中,按时听工作汇报就行。

莫少珩点了点头,一个月时间也不长,眨眼功夫就过去了。

莫少珩向周围看了看,然后小声道,“等你回来后,这婚约又怎么办?”

赵棣也在愁,“到时候再想办法。”

路过的知南和知北:“……”

他们听到了什么?

主子和世子在合谋阻碍解除婚约?

咕噜。

两人吞了口口水,对视一眼。

真是在偷偷合谋啊。

为什么不愿意解除婚约,搞……搞一起了?没什么征兆啊。

送走赵棣后,莫少珩就回了镇北王府。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来镇北王府的人多了起来。

因为,镇北王府的姑娘们,穿的衣服太漂亮了,走到哪都是所有人瞩目的存在,赞美声不断。

他们很快也发现,想要买这样的布料,根本买不到,无论哪一个布店都没得卖。

所以,时不时就有各府的夫人上门来了。

府里染出来的布也不多,但是吧,总有些人情是避不开的,老夫人和永安夫人怎么也得均出来一点送人。

莫少珩也没有管,这些家长里短的人情,就让祖母和永安夫人应对着去。

镇北王府似也热闹了不少,有些像一个正常的贵勋府邸了。

莫少珩依旧该干什么干什么。

今日,是小朝会,按理莫少珩是不会上朝的。

但他还是去金殿外等着了。

因为今日朝上,有和他有些关系的事情

洵州战败,守备郭肃及被牵连的一家子的审判结果要出来了。

无论什么原因,作为守备,没有守住洵州,自然是罪不可赦。

但这惩罚有大有小,朝上正在议论着如何处置郭肃一家。

武勋中,有同情郭肃的,觉得洵州之失,郭肃虽然有罪,但罪不至祸及满门。

也有人觉得,若是轻罚,以后还有谁誓死守卫疆土。

谁都有理,一时间争论不休。

圣人没有开口,也就是说,如何处置郭肃及一家,需要朝上大臣讨论出一个结果。

莫少珩在金殿外等消息。

朝议暂歇的时候,莫少珩通过赵焰秋了解了一些情况。

赵焰秋说道,“这事你好不容易脱了干系,你该不会又往里面钻吧?”

莫少珩:“……”

这个道理他何尝不懂,但若说郭肃遭受的这场灾难和他完全无关,也不对。

要是来个满门处斩以儆效尤,他心里会留下一个遗憾。

这时,有公公来宣,让诸官进殿了,马上要继续进行朝议了。

莫少珩想了想,手抚在了琴弦上。

金殿上,众臣:“……”

谁竟然在金殿外抚琴?

现在朝议虽然还没有开始,但多少也是有些不和礼数的。

琴声还挺好听,刚才他们好像看到了莫少珩候在殿外。

莫少珩该不会又来惹事了吧?最近不是消停了一段时间了嘛。

倒是殿上文臣一方,细听这琴声,脸上变得古怪到了极点,目光不由得看向了上位,珠帘后的圣人。

有和文臣关系还算不错的武勋小声问道,“怎么回事?我看你们脸色怎么这么奇怪。”

那人答道,“也没什么,只是……莫少珩弹的是《广陵散》。”

“在前朝,有一位极擅《广陵散》的大儒,这位大儒名声极高,但因被家中牵连上了刑场,在行刑当日,有三百太学生奏响《广陵散》,为其求情。”

这在前朝,可是惊觉天下的事情。

问话的武勋愣了愣,哪怕不解释,他也明白莫少珩在干什么了。

这些文人就是这样,明明白白的一件事,非得遮遮掩掩搞些谁都看不懂的名堂来。

不由得也看向了圣人。

圣人若是不开口,自然有人去诉斥莫少珩,估计还要治一个殿外失仪的罪,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在殿外弄出这些动静。

这个莫少珩也是奇怪,今日并非他上朝的时候,他好不容易将罪名摘干净了,却又来弄这么一出,到底是怎么想的?

这时,有公公向殿外走去,“宣,镇北王府世子莫少珩进殿。”

众臣不由得一愣,圣人竟然真的召莫少珩入殿了。

不由得又想起来,圣人曾经封赏了莫少珩一个极为不合适的官职,教书育人的四门助教,如今的文学博士。

因为这两个官职,虽然官不大,但对道德口碑要求极高,身上不能有污点的人才能担任。

怎么看也不该给莫少珩这样的封赏。

实在猜不透圣人的心思。

又比如现在,要是换了其他人,怕是得打了板子才许入殿的。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莫少珩什么时候这么得宠了?他们竟一无所知。

莫少珩进了殿,走到殿中间,规规矩矩的行了礼。圣人威严的声音响起,“何事在殿外喧哗?”

众人:“……”

在他们耳中,圣人就像在无关痛痒地随口问了一句,你刚在殿外干什么?

莫少珩拱手,“禀圣人,臣突然想起一件要事,需来禀告圣人。”

众人:“……”

一件要事?刚才抚的《广陵散》,难道不是为了守备郭肃的事情?

莫少珩继续道,“关于臣所进奉的棉种,虽然只有一盒,但臣却知道在外域之地还有很多这样的种子,如果现在派人出发,或许在明年开春,就能带回大量棉种回来。”

莫少珩继续道,“棉种事关重大,还请陛下早下决断,现在棉的用处还没有传播开,但以防万一,被人去取了棉种捷足先登。”

众人:“……”

外域还有棉种?不是就那一盒吗?

莫少珩继续道,“只是这外域之地,一向神秘莫测,我北凉之人甚少踏足,此去必定是千辛万苦,九死一生。”

在古时候,长途跋涉,特别远去西域,的确是九死一生,因为没有路,翻山跃岭,古时的野兽凶禽可不是关在动物园里面,随时都有可能遇险。

莫少珩道,“所以,臣进言,让郭肃以功代罪,去外域取回棉种。”

众人面面相觑。

他们大概知道莫少珩要干什么了。

莫少珩要用此法保郭肃一家。

但,外域何其艰险,郭肃就算免了死罪,但这一去能不能完好回来也未可知。

但的确是一个保命赎罪的法子。

众人沉默了,郭肃为了免满门之罪,定会拼尽全力,的确是现在最好的人选。

莫少珩说完就开始等待。

圣人开口道,“众卿觉得如何?”

金殿上,众人讨论了起来。

对于郭肃,他们其实心里早就有了定论,现在不过是出一个结果。

半响,六部各尚书站了出来,“喏。”

莫少珩这才松了一开口气。

第二日。

凉京城门口。

郭肃带着一队人马准备远行。

这世间之事,实在难料,他因为莫少珩引起的一场骚乱丢失了洵州,本以为满门都在劫难逃了。

却没想到,竟然是莫少珩在金殿外奏响了《广陵散》,为他满门求情,这才有了一线存活的生机。

对着前来送行的家中父辈子辈道,“你们安心在家中,等我将棉种取回。”

“以后虽不能再像以前富贵,但终归能安安生生的生活。”

这时有一快马向城外而来,是一老兵,镇北王府的鹰卫。

鹰卫下马,走到郭肃面前,“郭将军,我家世子有一物要我交给将军。”

郭肃一愣,赶紧道,“现在哪还是什么将军。”

接过递过来的东西,是一张……地图。

老兵道,“外域虽然艰险,但此地图是当初给世子棉种的外域商人所绘,将军只需要沿着地图上标好的路线走,便不会有失。”

“望将军早日带回棉种,保得一家平安。”

郭肃:“……”

在金殿上,莫少珩不是将此行描述得九死一生吗?现在却拿出了具体的地图。

心中一震,莫少珩如不是将此行说得这么艰难,他郭家又怎么能轻易脱险。

赶紧将地图收好。

心中复杂到了极点,按理他郭家落到这等田地,莫少珩也是脱不了干系的,但现在……

终是抱了一拳,道了一声“多谢”。

长长的队伍,这才离开凉京,向远方而去。

此时,莫少珩正在教他的那些学生,关于种子定向培育的课题。

既然要实践,每人种一块实验地,那么开始种地之前,选种就是关键了。

莫少珩正在教怎么选优良种子。

这一天,十五个学生,跑遍了凉京所有的米铺。进铺子就挨个挨个的往别人米袋子里面看。

看得还有模有样的,嘴巴里面叨叨,“这个不够饱满,肥力不够。”

“这个色泽不好,一定是老师说的光照出了问题。”

铺子的掌柜也奇怪得很,这些贵族少爷怎么有心情跑他铺子上来了?

就听进来的学生兴奋地问,“这个袋子里面的米产自哪里?”

掌柜:“……”

什么情况?买米还问产地?

看米的品质好不好不就得了。

掌柜也不敢怠慢,一一回答了起来。

结果,这个学生走后,后面又陆陆续续来了好几个,“将……将最好的米拿出来给我看看。”

等这些学生回府的时候,后面跟着的下人一人提了一麻袋粮食。

愣是将人看懵了,他们家少爷什么时候还学会采购了?

看这些袋子,还不是在同一个铺子买的,这是跑遍了整个凉京的米铺?

还不仅如此,一回到府上,就开始召集府里的下人了,无论粗使婆子,还是端茶送水的丫鬟都叫来了。

指着袋子道,“今天,你们的任务就是挑种子,将其中大颗的,颜色鲜亮的,全部挑出来。”

“那些歪瓜劣枣都不要。”

一群下人:“……”

有府中老人问道,“这粟米每一颗看上去都差不多,还分优劣?”

她们看着也没什么不同。

那学生一叉腰,“怎么就没有优劣了?给你们瞧瞧,像这样比较饱满的,色泽又好的,一看就是一颗好种子……”

老师就是这么教他们的,矮个子中也是有高个的。

弄得鸡飞狗跳。

府里闹腾得这么厉害,府里的长辈自然要来看看了。

“又在胡闹什么?”

这些学生就不服气了,“怎么就胡闹了?我们是在给我们的实验地选种。”

“老师说了,别看是简简单单的选种,说不得以后能改变我们整个北凉。”

“以后我们都是北凉的大功臣。”开心到不行。

愣是将人说得一愣一愣的,又有些好笑,“就挑一些种子就能成为我北凉的大功臣了?我看着这些种子不都一样,种下去还都是长出一根苗来。”

学生赶紧道,“不一样不一样,基因不同,就像人一样,你看父母长得高的,他们的子女是不是大概率也长得特别高,植物也是一样的,我们得将优良基因的种子选出来,这样它们一代一代的繁衍下去,再选出更加优良的,这叫种子的定向培育……”

众人:“……”

“我觉得我得派人去延州和治州买点种子回来,我们老师说,我们北凉就延州和治州的粟种得最好,定是有原因的。”

“可我去米铺问了,延州和治州因为离凉京较远,都没什么人去进货。”

“最好让人去东唐买种子,老师说他们的粟的产量在诸国第一。”

鸡飞狗跳的闹得没个停歇,不给他们买种子,能哭得汪汪的。

反正离开春播种的时间还长着,有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想办法选种。

一群家长,“……”

以前让这些小祖宗读个书,跟要了他们的命一样。

现在这些小祖宗开始认真学起来了,但……

他们怎么觉得,没有要了这些小祖宗的命,反而在要他们的命。

还专门让人跨越州县,甚至跨越诸国,就为了买一点粟米?

这是没事闲着折腾他们吧?

莫少珩一天教的都是些什么啊?

这样晃晃悠悠,很快一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

天气开始转凉,小风吹得特别舒服,街上的行人都多了不少。

莫少珩心情也不错,铺子的生意是越来越好了。

等赵棣回来后,他一定要拉赵棣去乌衣巷看看,一洗他不会做生意的污名。

不过,也遇到了一点问题。

草原上的管事派人来,让莫少珩去一趟,好像是猪出了问题,长得奇怪了一点。

莫少珩得到消息的时候,脑门上全是问号。

猪长得奇怪了一点?

就算阉了它们,再怎么长也不会长得奇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