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之后两家人聚在一起吃了一顿庆祝餐,庆祝神兽们终于开学了,家长们终于解放了,转眼之间到了第二天,今天同学们刚到教室,就看到刘俊宇老师在教室等待着大家,因为第一节课是语文,就在同学们高兴之际,只见刘老师从桌兜里面拿出了一份卷子:
“亲爱的同学们,由于你们来自不同的幼儿园,可能成绩有所不同,为了更好的对你们进行高效的教育,我们进行一次摸底测试,请同学们把桌面上的学习物品收起来,拿出笔来准备测试”
说着就把测试卷发了下去,这一群刚刚还欢声笑语的宝宝们,瞬间像霜打了似的,无精打采起来,慕容翰和王楚晗两人对视一眼皆露出了一脸无奈之色,忍不住心中抱怨起来:开学第一天就开始考试,啊不,是第二天,这也太无语了吧,一来就测试,以后还让我们怎么活啊!苍天啊,为什么这么对待我们这些孩子啊!
不过抱怨归抱怨,测试卷还是要做的,谁让我们是学生呢,近下来的一节课中,全班都开启了做题时刻,题目虽然不难但是防不住有些同学写得慢啊,你说人家写得慢你有什么办法,总不能一直催吧,还别说这位同学的正确率还是蛮高的;
接下来就是批改了,当堂批改,不改分数只改对错,虽然刚开学但是看得出来这些孩子在假期还是下了功夫的,一天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虽然都是在南方但教育环境却有着不小的差别;大凉山脚下的山村却是另外一番风景,这里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住,那就有人问了‘他们的爸爸妈妈呢’毫无疑问答案就是‘外出打工’为了孩子以后能过得好一些,还有极个别是因为父母不在人世了,我们称之为留守儿童(指外出务工连续三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单方或者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
在这里想说一下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
首先,留守儿童是一个群体,是一个集合名词。在这个群体之中比较明显的有两类人。
第一类孩子与大多数孩子无异,甚至在思想上要高于一般孩子,他们乐观坚强,懂事坦荡。知道关心家人,关爱他人。生活虽苦,但他们苦中作乐,坚强与勇敢让他们永远保持着微笑,这些孩子也是留守儿童,但常常被我们忽视;
第二类就是心理自我疏导不够的孩子,正像我们了解的那样,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但本质上他们也是向往童年肆意,天真烂漫的,只不过没有遇到真正懂他们的人罢了。
在社会中,我们更多了解的是第二类留守儿童,他们的悲苦通常会引起全社会的同情。其实,第一类留守儿童我们更不能忽视,他们的坚强与乐观,值得所有人尊重。所谓授人以鱼更以渔,正能量的传递需要这些。留守儿童不是都有心理问题的,社会不应再给他们过于沉重的标签。因此,在对于留守儿童的表述方面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所以,下面仅就部分留守儿童,也就是第二类留守儿童,作详细的分析报告。
普通留守:
留守儿童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离开年幼的孩子,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也有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不在父母身边生活的城市儿童亦可称为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相对来说容易走向发展的两个极端,有的孩子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也有的孩子变得异常坚强和勇敢,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即是如此。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万人(相当于英国人口的总和)。.%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自己的孩子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如人意处,给这些可怜的孩子留下了一生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