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大壶往事(2 / 2)

相宝 炎宗 1774 字 2022-10-03

见卢灿表情讶异,楚臣也感慨道,“是啊,当初听我父亲说起,我也难以置信。”

“范大生输了?”卢灿用手指蹭蹭下巴,问出的话,让他自己也难以置信。

楚臣摇摇头示意不知道,但话语却肯定了卢灿的说法,“我父亲的猜测是输了,因为范家三杰的脸色都不好看。”

“怎么比试的?那位京城的大师,姓什么?”卢灿心痒难耐,这人也太牛了!京城有这样的制壶大师?

“姓什么不知道。但比试的过程,我父亲听说过一点。”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大生先生曾经高价卖给一位京城富商一把柿子壶。这位富商的朋友,也就是上门挑衅的这位,认为不值那么多钱。”

“于是,他自己仿作了一把,然后带着这两把壶,找到范家庄,要求他们自己辨认。”

“仿制的那把,惟妙惟肖,精细之处,犹有胜之。范家三杰不发一言,范大生一怒之下,当场将自己的那把柿子壶给砸了,推给那家伙一千大洋!”

卢灿听得啧啧称叹。

一叹仿制者技艺高妙,仿范家壶,竟然让范家庄无人出面反驳。

二叹范家四位大师,胸襟开阔,能实事求是,大生先生面对如此挑衅,盛怒之下,还能选择理性解决这件事,有容人之量。

要知道,并非每一把大师制作的壶具都能算得上精品,因为作品的成形,与制作者的精气神是否充足有很大关系。有的大师,一辈子只能出两三件精品,这种事情很常见。

卢灿感慨的摇摇头,前辈的技艺,胸襟,无一不值得后世那些钻到钱眼中的艺术家们学习。

“和这把壶有关系吗?”卢灿示意他手中的那把柿子壶。

“有啊!”楚臣把玩着这把壶,感慨的说道,“我父亲此次北上,恰好接了一份东南亚大富豪林海泉的订单,希望能获得一把大生先生的柿子壶。”

“这种情况下,大生先生还会出手吗?”尽管知道楚臣手中的这把壶,极有可能是大生先生当时制作的,但卢灿还是担心的问道。

“是啊,这就是我佩服大生先生的地方。”楚臣看着眼前这把壶,神驰目眩。

“我父亲见到大生先生后,没敢说客人定制,而是借口楚家卖了一辈子范家庄的壶,结果自己没能珍藏一把精品,拜求老先生出手,制作一把传家宝。”

“大生先生很爽快的答应下来,他制作的依旧是柿子壶。不过,这把壶可不是卖给京城富商的那把,可以比拟的,这是老先生知耻后勇的精品之作。”

“我父亲得到这把壶后,怎么也舍不得卖给林海泉。于是找借口,截流下来。”楚臣放下这把壶,故事似乎也到此结束。

“我能上手吗?”卢灿听得心旷神怡,对京城来的挑衅者,对大生先生,对范家其他三杰,充满敬意。

楚臣伸手示意。

为了亲手体验其中质感,卢灿没戴手套,直接端起这把壶。

壶不重,但压手。说起来很奇怪,似乎有些矛盾,其实还真不是。

有压手这种感觉并非因为重量,而是整个壶身的重心把握的很好,落在手指与掌心之间的第三关节区。

这就是精品壶的“稳心”!

卢灿掂量两下,整把壶握在手中很稳,平衡感非常好。

壶身呈四瓣筋纹,一捺底,弯流擎出,圈把圆弧,琢以树节。

盖内钤“大生”小印,盖以仿生技艺模拟柿蒂塑成一翻,柿柄为钮,均匀分布,功/法细腻,刀工精良。

壶一侧铭隶书“凌虚长啸”,下署“玉道人录于蜀山”;另一侧镌刻“橘云龙比密云帝,白鹤园林苦竹丛,碧云池头添活火”,左署“党姬未见此家风”,上款“沪上铁画轩制”。

沪上铁画轩乃大生先生的工坊名称。

全器壮硕可观,令人观之精气满盈,壶身有加工磨光痕,观之皎洁如镜。

难怪楚中原舍不得出手,这把壶的材质、做工、重心与重量、雕刻、纹饰、文字、钤印、抛光无一不精!

卢灿爱不释手,把玩良久。

忽然,他的眼睛落在柿子盖上,纹纽之间,隐约可见一个花体“玖”字!

心中大震,难道大生先生也是玖宝阁传人?这似乎不太可能吧!

他低了低头,重新观察,没错,是个花体“玖”字!

不过,这个玖字的花体结构,稍微有些生涩,纹线结构与卢灿所熟悉的花体,差别很大,这又是为什么?

这把壶,一定要拿下!

他轻轻吁了口气,抬头笑着问道,“楚东主刚才说不想坑我,现在我上手了,舍不得放下,真心希望你来坑!怎么办?”

解释一句:

有朋友留言,错别字多。

很抱歉,每天超过万字的录入,确实有些错误没时间修改;另外就是该死的违禁,不得不让我的语文,看起来像体育老师教的。

再次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