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宗人府左宗正,朱翊钧!(1 / 2)

第233章宗人府左宗正,朱翊钧!

“古者朝廷必有同姓以明亲亲,必有异姓以明贤贤,此圣王之所以大通天下也。”

“宗人府乃是太祖高皇帝所设,由勋贵掌管宗室之权柄。

今宗人府为礼部执掌,权柄不一。”

“朕以为应恢复祖宗之法,重开宗人府以正天下之宗室。”

“置宗令一人,亲王、郡王为之左、右宗正,左、右宗人由镇国公、辅国公及将军兼摄而后择贤,不以爵限,各一人。”

“敕封万历亲王为宗人府左宗正,鲁王朱颐坦为宗人府右宗正主持宗室事。”

一封手敕从乾清宫送到了内阁。

第三间值房里,张四维正披着大氅看着各地的奏疏。

“阁老,皇上有手敕送达。”

新任的中书舍人匆匆推门而入。

一听是天子的手敕,张四维自然是不敢怠慢。

一行行读完之后,张四维很快就知道了手敕里天子的大意。

无非就是从礼部剥离开,恢复洪武初年的宗人府。

其实也无可厚非。

礼部面对宗室事务大多是比较棘手的。

虽然这些藩王并不任职,但毕竟是天潢贵胄不能轻易开罪,所以处理起来难以把握尺度。

而藩王也自恃自己的身份,自己在封国里作威作福向来不把文官放在眼里。

这一来二去,宗藩就成了一个烫手山芋。

现在若是让亲王领衔处理宗藩之事,那就等于是绝对的血脉压制了。

你血统再高贵,还能比得上当朝亲王高贵

至于让鲁王为右宗正,张四维也丝毫挑不出来问题,

鲁王朱颐坦的德行没有人能够摘指。

他素有孝行,捐官邸中的田湖,赈济贫民,辞日常俸禄,供给贫穷的宗族,曾前后七次被赐玺书嘉劳,万历元年四月勅褒“仁孝”。

嘉靖二十四年十二月受封宝庆王,嘉靖二十八年十二月晋封鲁王。

他是鲁荒王朱檀之后,朱檀乃是太祖朱元璋第十子,生母为郭宁妃。

他在出生当年就被册封为鲁王,洪武十八年就藩山东兖州府,到朱颐坦已经是第七代了。

思虑再三,张四维也没有觉得哪里有不妥之处,就按照手敕开始拟旨。

其实朱翊镠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就是当初曾经说过的,允许宗室自谋生计。

现在大明的宗室太多了,越往后越是成几何式增长,早晚有一天大明的财政就会被这宗藩俸禄给拖垮。

明末光宗室就有二十余万,奉养他们大明朝廷就快穷死了。

虽然朱翊镠有心借鉴唐代的宗室政策,但弊端同样很大。

五服以外亲属被朝廷分赐田地,送外国都之外自食其力,等同庶民。

虽然唐朝消除了宗室挑战皇权的可能,但将宗室几乎完全弃之不用豢养在京城的做法,等同于斩断了中央直接控制地方的网络,只能在农民起义和藩镇叛乱中坐以待毙。

趁着现在手里有钱有地,安平州和由倭国更名的太平州的大片土地都还荒芜着朱翊镠决定先把这份祸根给消除掉。

明代有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八个等级,传到辅国中尉以后,再往后的子孙后代,全部都是奉国中尉。

朱翊镠决定这第一步就革了这奉国中尉之后的子孙后代皆为奉国中尉的弊处。

这样就使得宗室不会再这么永无休止的增加下去。

奉国中尉之后,朝廷赐银赐田地但不给予任何的爵位了。

允许宗室自谋生计,包括参加科举,参军入伍,经营生意等等。

不过这一口大黑锅,朱翊镠并不打算自己背。

这项改革一旦出台,那势必会引起无数宗室的反对。

虽然朱翊镠没有什么可害怕的,但是自己若是一味的积累怨恨可能就会发生一些自己难以预料的事情。

自己是大明的君王,让臣下背个锅不是很正常吗

正好眼下自己的皇兄初掌宗人府,正是需要拿出什么立威的时候。

……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古者朝廷必有同姓以明亲亲,必有异姓以明贤贤,此圣王之所以大通天下也……宗室亲王名翊钧,智慧通达,德行方正,今敕封万历亲王为宗人府左宗正主掌宗人府事,钦此。”

“臣朱翊钧接旨!”

朱翊钧跪立在地,双手接过了圣旨。

念完圣旨的司礼监随堂太监笑眯眯的说道:“咱家在这可要恭喜殿下了。”

朱翊钧还没缓过神来,一旁的田义就已经递过来了几个大银锭子。

司礼监随堂太监哪敢收朱翊钧的银子

田义坚持道:“公公您不必太过客气这是喜钱,是殿下赏您的。”

一听这话,司礼监随堂太监犹豫了一下,咬咬牙拿了一个最小的银锭子,“万岁下了命令,不让咱们这些内官拿外官的银子,既然是殿下的赏钱,咱家也冒着险讨个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