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1 章 原五醉酒(1 / 2)

原五还是头回主动登门,杨应和虽有些意外却不厌烦,面上扬笑热情的招呼他进屋坐。</p>

喜月从灶房探头出来看,见原五面上笑着,却似有些失意。</p>

忙收拾堂间的桌子,把他带来的炸花生米和酱肉装盘。</p>

又拿出碗筷,酒盅,让大哥陪着他先吃起来。</p>

醋溜白菜炒好端上去,又炒一碟子葱花鸡蛋,把晌午留出来的骨头萝卜汤热一热。</p>

喜月想想又切一段腊肠蒸了,凑足六个菜。</p>

原五在堂间里喊道:“两个妹子别忙活了,快来吃饭吧。”</p>

喜月应了一声:“马上就好,原大哥先吃着。”</p>

酒盅小,一口便能饮尽,待原五放下酒盅,杨应和执壶添酒。</p>

见他眉头微拧,也不问是何缘由,只唤着他吃酒菜。</p>

喜月和欢儿把菜汤端上桌,盛饭坐下默默吃了。</p>

吃完收碗送回灶下,又开始忙着做糕的活计。</p>

堂间有说话声,半掩着两道门听不真切,只偶尔听到一声重重叹息。</p>

欢儿搅着馅料,小声道:“莫不是为程英姐?”</p>

喜月摇头。</p>

但想来八九不离十。</p>

堂间里,原五一盅盅吃酒,叹息好些声,方开口。</p>

问杨应和:“杨兄,你说我是不是很傻?”</p>

杨应和亦猜是因为程英,只是不尽确定,替他斟酒,笑问道:“原兄弟这话是何意?”</p>

原五又是一盅酒饮尽,想道来却又觉得难言。</p>

憋了一肚子话,不吐又觉不快。</p>

杨应和笑笑盛了一碗热汤放到他面前,直言道:“你既来此,想必有话要说,纵为兄不能替你拿主意,却能洗耳恭听。”</p>

“你尽管直言,今日不醉不归,醉了也好说,里屋有床,我们兄弟抵足而眠。”</p>

原五笑一声,这才将事情道来。</p>

过了年他已是二十有四,老大不小的年纪。</p>

年三十守夜,老娘拉着他说话,求着他成家。</p>

这话已是老生常谈,然而这回老娘老泪纵横,伤心不已。</p>

皆因去年中旬她重病一场,怕是不能久活于世。</p>

唯一放不下的就是这个不成家的小儿子。</p>

其间说起早过世的爹,又道让他受尽委屈,但不管如何,他总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p>

总不能眼睁睁看他总不成家,她死都不能瞑目啊。</p>

按说原五听多这话,该是触动不大。</p>

然而随着年纪慢慢长起来,身边人时不时的劝诫,他渐渐有了些压力。</p>

压力并非来自他人,而是他自己。</p>

一日日等下去,他也不免怀疑自己的决定是对是错。</p>

杨应和听明白了,皆因他不知道自己还要等多久。</p>

万一是蹉跎大半生呢。</p>

他光想想都觉得等待的滋味太不好受,太孤独。</p>

都佩服原五,居然能坚持这么久。</p>

换别人早就娶妻生子,或是越线坐实夫妻行径。</p>

守不守清白,作为过来人来说,差别相当大。</p>

就如现实与虚无,可谓天差地别。</p>

虽非亲身感受,杨应和却是能理解原五,皆因二人牵绊太少太少。</p>

但他总不能出主意,明着说要二人睡一觉,把虚无变成现实,就能解决他的愁绪。</p>

这种事变数太多,难劝解。</p>

又是事关一辈子,杨应和只听,偶尔说上两句无关紧要的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