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本就低,将士们出征也不可能携带大量的过冬物资,甚至很多东西都是几个人共用一件的,真不敢想象这一仗该怎么打?
面对如此糟糕的天气,却又无法凑足可以确保战斗力的药物,整个下午房玄龄都显的有些闷闷不乐。
大军前进的速度很慢,从长安出发,中间又隔着条渭河,经过渭桥这么一绕,这第一天的行军也走不了多远。
过了渭桥大约一个时辰不到,程知节便下令大军就地扎营,此时他们还没有赶到咸阳,直线距离甚至只有十几公里那么点距离,而换算一下时间,程知节下令扎营的时间约莫也就是下午三点半左右,命令传达给前锋,前锋在寻找合适的地方扎营,最快也要在四点钟才能搞定。
一通营帐竖起,布置好大营的防御,等做好这些基本也就天黑了。
记忆中对这套行军布阵的方案很熟悉,但实际上经历的时候却又感觉很陌生,比如很多完全颠倒李元吉三观的一些行为。
比如长途行军,步兵竟然能将骑兵甩出去两三天的距离,比如扎营,以前从没见过那支军队下午三点多就下令扎营的,还有很多令人想不到的事情,无不在冲击着李元吉的意识。
唐军用的营帐是那种类似于蒙古包之类的形态,但为了方便扎营和拔营,唐军在安装步骤方面做出了一些改动,用于支撑的木棍要比正规的少很多,但营帐必须要高,否则夜间无法在营帐中生火。
李元吉的营帐也同样如此,但李元吉却不想那么麻烦,完全就是耽误时间,也没必要搞的那么牢靠,一个营帐而已,便是塌了也砸不死人。
“本王的营帐有多大?去在地上画个圈出来。”脑袋再次缩回马车内,实在是太冷了,李元吉朝着紧随身后的两名仆人吩咐道。
仆人就是李元吉的随从,让干什么干什么,扎营也是他们的工作,但这活两个人可干不来,所以得有亲兵过来帮忙。
被李元吉指挥的那仆人麻利的抄起一杆长枪,枪头朝地,找了个合适的位置勉强划了个圆圈出来。
这时李元吉才重新装扮好,整个人裹的严严实实的跳下马车,与此同时,十几名亲兵扛着刚刚砍下来的棍子走了过来。
营帐很大,直径少说也有七八米,这么大一个营帐,足够二十人居住,但李元吉的这个营帐却还是比不上程知节的中军大帐,那才叫一个威风,即使站在大营之外,也能一眼看到中军大帐的身影。
李元吉亲自操刀,走到一处,命人插一根棍子下去,亲兵们也不敢多言,只能埋头苦干。
一盏茶的功夫,李元吉略有些不满的看了看自己的营帐,速度还是太慢了,如果连带上砍伐树木,自己这个营帐用了将近一个时辰的时间,而与此同时,营中扎好帐篷的也更是没有几个,大多数人还正在忙着摆架子,工程刚刚完成了三分之二。
扎营,锻炼的是军士们的协作能力,但这样的速度,真的很耽误事。
如果能够简化扎营的工序,每日少说可以多一个时辰的赶路时间,只需几日便可多走一日的路程,对于长途行军来说尤为重要。
“啧啧……你这帐篷还真是奇特埃”闲来无事的程知节,留着满脸的哈喇子,与尉迟敬德和房玄龄三人走到帐篷内,连连称奇道。
帐篷虽然看着很简陋,一点也不符合齐王的身份,但胜在速度快,就是不知道耐不耐操。
“放心,就算你的中军大帐塌了,本王的营帐也绝不会有事。”李元吉面带微笑,心中一阵嘲讽,相互作用你们懂不?别以为棍子扎的多就结实,其实都一个鸟样。
程知节满脸黑线的看着李元吉:“俺的中军大帐真就那么不堪?俺不管了,今晚你要管俺的饭,不然俺就赖在这里不走了。”
打着为自己的中军大帐鸣不平的理由,程知节很没节操的嚷嚷着要在李元吉这里蹭饭,白天冻了一整天,浑身早已被寒风刺透,看着房玄龄那小脸红润的模样,程知节便气不打一处来。
“有件生意你们做不?”管饭什么的都是浮云,自己什么都不多,就是吃的多,不过李元吉却有感而发的想起了一件生意,虽说赚不了什么大钱,但赚点小钱还是没问题的。
“什么生意?”程知节瞬间提高警惕的看向李元吉,一脸的你别坑我的表情问道。
突然有那么一瞬间,让自己感觉到在唐朝赚钱好像还挺容易的,随随便便折腾个什么物件出来就能赚钱。李元吉微微挑了挑眉,道:“让整座大营可以在一盏茶的功夫里完成扎营的生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