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门外广场上,除了粥棚所占的地方外,空地上密密麻麻跪满了百姓。</p>
他们身上脸上还沾着泥土,有人双手鲜血淋漓,有孩童被抱在父母怀中,有老人趴在子女背上,可无一例外的,他们都跪着。</p>
“这是...”朱由检第一时间想的是,难不成又有了什么问题,要自己做主?</p>
可当广场上的百姓看到他出来的瞬间,俱是激动万分,开口喊道:“草民多谢陛下救命之恩!”</p>
“多谢陛下!”</p>
“陛下万岁!”</p>
声音不齐,混在一起也不知道喊的是什么,可他们脸上的感激、眼中带着希望的光芒让朱由检瞬间明白了他们的意思。</p>
这些百姓,都是来向自己表示感谢的。</p>
蔡懋德站在粥棚旁,他抬头看着衙门口的皇帝,在他上方有一块牌匾,写着“德政民安”。</p>
他又朝皇帝左边看去,柱子上写着:官清民静,清浊分明;右边写着:忧国奉公、爱民若子。</p>
蔡懋德叹了一声,抬手擦去眼角的眼泪,战事开始后胸中郁结的一口气悄悄散了,有这样的陛下在,就算再来一次地动,也不怕了吧!</p>
朱由检抬脚走了出去,底下百姓见此都闭了嘴巴,只留下一片呜咽声。</p>
“朕来太原,便是因为这场地动,朕也庆幸朕自己来了,”朱由检扫了一圈,“你们是大明子民,朝廷不会不管你们,你们放心,房子倒了可以再建,钱财没了可以再赚,只要活着,只要朕在!”</p>
百姓们听见皇帝这番铿锵的话语,心中更是激动异常。</p>
若在月前,他们听到这些话定然是嗤之以鼻,绝不会相信一国之君会因为一场地动而亲自来此赈灾,可这几日,看到皇帝的所作所为,他们满心眼里都是拥戴。</p>
“谢陛下!”</p>
“陛下万岁!”</p>
......</p>
广场上的人渐渐散去,蔡懋德这才走来,朝皇帝行了一礼,说道:“陛下,晋王府中的粮食已是都命人送去了县镇,可还是...不够!”</p>
最后两个字说得颇是艰难,蔡懋德叹了一声,继续道:“还有城外军营中的俘虏,也要吃饭,这么多人,今日再没有粮食,明日就没法施粥了!”</p>
朱由检这才同百姓保证不会不管他们,怎能这么快打脸呢!</p>
“去城外!”朱由检说完,看着锦衣卫牵来的马,突然感觉腿根处又疼了起来,他移开目光,尽量让自己语气听上去平和,“朕坐车去!”</p>
骆养性留在城中,除了指挥继续救灾之外,还要盯着晋商,自他们入城之后,毫不意外的,他们八家可天天往外寄信,当然,这些信件如今都在骆养性手中。</p>
是以,跟着皇帝去城外的是夏云,他骑马跟在马车旁,不过半个多时辰就到了城外大营。</p>
所有的俘虏都被押在这里,郑崇俭自宁夏而来,其余官兵自去救灾的同时,就留了他在此看守。</p>
“总兵,陛下来了!”</p>
郑崇俭撩开帐帘的手顿了顿,回头看向信兵问道:“陛下?陛下不是在城中吗?”</p>
郑崇俭看了一眼帐中躺着的人,转身朝营门口走去,“本总兵去迎接陛下,你好好照顾李副将!”</p>
跟在郑崇俭身旁的亲兵停步,道了声“是”就转身走了回去。</p>
郑崇俭走到大营门口时,朱由检刚从马车上挪下来,虽然用药了之后好了不少,可布料摩挲之下还是会有些许不适。</p>
“臣参见陛下!”郑崇俭半跪行礼道。</p>
“起来吧!”朱由检站定之后扫了一眼,营中大旗上有个人头扎着,一头乱发遮挡了面容,缝隙中露出一双死不瞑目的眼睛。</p>
不用说也知道是哪个,朱由检收回目光,又看向郑崇俭身后跟着的几个亲兵,问道:“听说张献忠跑了?”</p>
郑崇俭脸上露出几分悔意,说道:“陛下恕罪,臣一时不察,让他给跑了,陛下放心,臣已是安排了一支小队搜查去了,定将张献忠抓回来!”</p>
朱由检点了点头,张献忠是个狡诈的,要能这么容易就铲除了他,这中原的流贼也不会这么猖狂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