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秦淮河畔有人家(1 / 2)

大明有两京,在北为北京,在南就为南京。</p>

太祖朱元璋建国,将南京作为都城,虽然成祖朱棣将都城迁往北京,但南京六部还却是保留着。</p>

可南京六部,虽然职级和北京六部差不了多少,但在于做事为北京所牵制。</p>

礼部要办个仪式,得先请示北京礼部,户部收上来的钱粮,也要交给北京户部,只有兵部稍稍不同,因为要戍守陪都而多了几分实权。</p>

可以说,南京六部的官员相当憋屈。</p>

不过憋屈归憋屈,于日子却是逍遥,至少平日不用上朝,也没人管着,江南又向来富庶,吃喝玩乐是不愁的。</p>

这不,今夜秦淮河照旧歌声十里,河中画舫挂着灯笼,船中花窗上露出女子娇笑的身影。</p>

岸上,风清月朗,名士倾城,簪花约鬓,携手闲行,凭栏徙倚。</p>

长板桥旁,水烟凝碧,一座精致小院紧闭院门,从院中伸出一枝艳丽红梅花来,更有琵琶叮咚之声如流水泄出。</p>

院中,花木萧疏,只墙角各种了两棵梅花,远看如香雪纷纷,再朝里走,又见廊下从竹数竿,翠色可餐。</p>

撩开珠帘,带着香味的热气扑面而来,说话声也遂即传入了耳朵。</p>

“用章,你平日不爱来这地方,今日怎么约了我在这里见面?”</p>

说话的是一个清瘦的男子,为江南十城巡抚张国维,他没有动面前珍馐美酒,眼神疑惑得看向对面之人。</p>

坐在他对面的也是南京官吏,以一人担任了南京吏部、户部两部尚书的郑三俊,同张国维交好,二人以字相称。</p>

郑三俊为人清廉正直,任户部尚书期间,他力祛宿弊,改革弊规,建立新政,重农耕兴业,积贮财富,使南京户部国库复盈。</p>

担任吏部尚书时,考核官吏毫不留情,斥罢七十八人。</p>

他在南京,甚少踏足秦淮河风月场所,今日却是奇怪,还将张国维也约到了这里。</p>

郑三俊笑了笑,无奈道:“你也知道,如今江南还有哪里没有复社的人?衙门中有,我府中说不定也有,只好来这里了。”</p>

张国维朝四周看了看,疑惑道:“这里是何人居所,为何你能放心?再说了,你为何突然要防着复社的人了?”</p>

郑三俊听了,转头朝身旁小厮说了句什么,只见他朝内室走了几步,待出来,就见他身后跟着一个女子。</p>

见她莲步轻移,举手投足却毫无扭捏造作,端得是一副大家闺秀做派,面上未施脂粉,看着眉目舒朗。</p>

“小女子柳如是,见过两位大人!”</p>

“柳如是?这是你的居所?”张国维听到她自报家门,脸上更是惊讶,他转头看向郑三俊,说道:“用章,你说在她这里无复社之人,可不是开玩笑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