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通告全球,丰田集团易主了!(1 / 2)

齐藤井没有往恶意收购方面去想,因为他已经调查过所有优质制造业日企的持股情况,股份都处于“高度集中状态”。</p>

就拿本田集团来说,实际控制人大泷一木持有31%股份,剩下69%的集团股份,有40%都掌握在华尔街各个巨鳄手中,也就是说,真正流通的本田集团股票只有29%,甚至是更少。</p>

假设有人把股票市场的29%流通股全买了,也到不了30%一票否决权的行权线,再者大型集团都有《毒丸计划》,所以齐藤井,包括FSA金融厅的所有成员都没往恶意收购方面想。</p>

“八嘎呀路!国际资本真把我们股票市场当提款机了,缺钱就来我们这里拿!”</p>

“欺人太甚!!!”</p>

“难道就没有办法反制吗?”</p>

FSA金融厅所有成员都在义愤填膺,恨不得手撕了做空者。</p>

可他们有这能耐吗?</p>

很显然没有。</p>

不管是日韩、欧美还是其他国家的资本市场,它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过于开放,以及相信市场的调节能力。</p>

就比如说米股的互联网泡沫破裂,三年时间,米股跌幅高达80%,这如果放在龙国这种强监控和强监管的市场,大盘跌幅来到30%左右,国家队就会下场托底,保障投资者的利益。</p>

你选择开放,选择高风险,就必须放弃管控调节的能力,但做为回报,投资收益也会更高。</p>

如果选择强监控和强监管,强化自身的调节能力,相对应的投资收益也会降低。</p>

这也是为什么,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来临,你听过日韩股票市场被狙击、港岛股票市场被狙击、东南亚股票市场被狙击,却唯独没有听说过A股市场被狙击,强监管的优势就在这里。</p>

齐藤井做为FSA金融厅的主心骨,他并没有纠结是谁来做空,而是询问秘书道:</p>

“下跌幅度是多少?”</p>

“2%了!”</p>

“快打开投影。”</p>

随着齐藤井一声令下,会议室的投影仪开启。</p>

不一会。</p>

日经225指数页面出现。</p>

“怎么跌这么快,我刚才看还是2%啊,怎么一下子就到5%了,这到底发生了什么?”</p>

秘书懵逼了。</p>

距离他发现由涨转跌才过去不到十分钟的时间,跌幅就扩大到5%,这不会又要熔断吧?</p>

齐藤井看着马上熔断的股市,强压怒火道:“汽车板块领跌,而且的丰田集团跌幅最狠,肯定是汽车领域出事了,立马去调查。”</p>

“我马上查。”</p>

秘书唯唯诺诺回应。</p>

……</p>

而与此同时。</p>

另一边。</p>

丰田集团总部大厦。</p>

老总西川贵大目光死死盯着面前的电脑屏幕,眼神的恨意像似要溢出,仿佛在他面前的不是电脑屏幕,而是他的杀父仇人。</p>

他没想到《氢能源电池》刚有些许起色,龙兴集团的《雷神固态锂电池》又有了新突破,这打乱了他整盘的部署。</p>

要知道,日系车被迫退出龙国市场,本田、丰田等日系车企就出现了严重的供销危机。</p>

供销危机出现就意味着,集团现金流有断裂风险。</p>

开过公司的都知道,一旦现金流出现断裂,没办法及时补充,再大的集团都会轰然倒塌。</p>

由于企业经营往往伴随着高负债,你现金流一旦断裂被发现,银行和其他债主就会立即上门,在确定你无法补充现金流的情况下,就会申请冻结现有资产,用于还债。</p>

这也是为什么,恒大集团和碧桂园没被曝光负债前,它们还能经营的原因。</p>

万亿负债出来的那刻,傻子都知道他们要还不上了。</p>

明知还不上,银行会干嘛?</p>

四个字,查封冻结!</p>

在银行角度看来,一家企业欠下了万亿债务,基本宣告资金链已经断裂,只能查封冻结现有财产,用于弥补银行的借款。</p>

“陈星,你真要赶尽杀绝吗?”</p>

西川贵大发出灵魂拷问。</p>

本来他已经四处筹钱,连自己的股份都卖出去了17%,想的就是尽快完成对氢能源汽车的布局,重新找回场子。</p>

可现在呢?</p>

锂电池技术又突破了!</p>

要是锂电池技术一直保持领先地位,那么哪怕氢能源电池被成功研发,它也不会代替锂电池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宠。</p>

在西川贵大怒火中烧时,他的电话忽然响起。</p>

当按下接听键那刻,他瞳孔急剧收缩,整个人眼前一黑,只觉得整个世界天旋地转,要不是坐在椅子上,肯定要跌倒。</p>

不知过去多久,西川贵大渐渐恢复了视力,但神色却极度萎靡,像是一只已经焉了的茄子。</p>

他没有说话,默默挂断了电话。</p>

只见他强压心中怒火,重新坐直了腰,紧接着快速点击鼠标,打开岛国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p>

此时的媒体平台热搜榜,《氢能源电池安全隐患》的词条出现在榜首位置。</p>

点进热搜词条,映入眼帘的是一段测试视频。</p>

视频时长仅有五分钟,标题却极其吸睛,叫做《揭露了氢能源电池的安全性》。</p>

打开视频的第一秒,西川贵大就认出,视频背景就是他们丰田集团的汽车研发基地。</p>

随着视频开始播放,进入到氢能源汽车的碰撞测试环节,两车追尾的那一刻,一朵蘑菇云呈现在所有人眼前。</p>

“可恶!!!”</p>

“到底是谁泄露的视频!!!”</p>

西川贵大咬牙切齿。</p>

谈及氢能源电池安全性,他都是选择回避。</p>

哪怕有投资人来问,他也会刻意避开这个话题,因为氢能源电池爆炸的威力确实有点大。</p>

说是氢能源电池,但其实它和氢弹没任何区别。</p>

视频不仅展示了氢能源电池的威力和不稳定,还把内部测试数据都泄露了出去。</p>

数十万人观看完视频,无数岛国网友都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并开始自发抵制。</p>

[高井横久]:“该死的畜生啊,这就是我们车企一直宣传的氢能源汽车?这他妈是叙利亚战车吧!”</p>

[沼田圭介]:“谁敢保证自己开车不会发生车祸,开车上路本来就有风险,现在还能带着氢能源炸弹出门,谁买氢能源汽车我干谁,我没有开玩笑!”</p>

[矢岛晃平]:“抵制氢能源汽车,所有人抵制氢能源汽车!”</p>

[平林哲二]:“我宁愿开燃油车一辈子,也不会买氢能源汽车,该死的丰田集团,给我去死吧!”</p>

燃油车被追尾,顶多趴窝。</p>

锂电池车被追尾,顶多自燃。</p>

可氢能源汽车被追尾,那可不是趴窝自燃这么简单的事情了,而是东一块西一块,要车主和追尾者退生物圈的大事!</p>

哪怕你敢开,也不会有人敢坐,更不会有人敢买。</p>

突如其来的内部测试视频泄露,外加铺天盖地的网络舆论,让西川贵大身心俱疲。</p>

外有《雷神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内有《氢能源电池》安全问题,他真的无力招架。</p>

他也万万没想到,陈星居然能在千里之外,策反了丰田集团的研发人员泄露内部测试视频。</p>

在萎靡不振的时候,西川贵大默默将手机关机,他很清楚,马上就会有投资人打电话质问情况,他也没有精力应对。</p>

事情也正如他所料那般,在看见网络舆论一边倒,网友纷纷抵制氢能源汽车,丰田集团的投资人集体坐不住,想打电话给西川贵大了解具体情况。</p>

[您好,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请稍后再拨……]</p>

不回应,就是最好的回应。</p>

在坐实了氢能源汽车存在爆炸风险,并没有办法解决后,丰田集团的股价飞速下跌。</p>

哪怕丰田集团公关团队第一时间发文澄清,说集团有《碰撞排能技术》,可以在车辆发生撞击的第一时间,将氢能源电池的能源瞬间排出,避免爆炸。</p>

然而网友压根不买账,反而让舆论愈演愈烈。</p>

这就好比把钱存进中东国家的银行,你想要利息,人家要的可是本金,氢能源汽车省的那点钱,有比命重要?</p>

丰田集团的暴跌,带着日经225指数往下走,很快就触及到了7%的首次熔断线。</p>

股市熔断,股民亏钱,又一大波岛国股民“接班”,开始在网络骂丰田集团。</p>

[山形祐一]:“本来今天涨得好好的,该死的丰田集团,把整个汽车板块拉下水了!”</p>

[铃木定久]:“不是,我想问,到底是哪个天才想的氢能源汽车,这和自杀式汽车有什么区别?”</p>

[北田祐树]:“去死吧,丰田集团,老子瞎了眼,买了这只破股,昨天刚进,今天就亏了我9%,绝不能留了!”</p>

岛国股民现在对丰田集团是咬牙切齿,本来开盘后半小时他们还是赚的,突然来了个大盘跌熔断,这你特么受得了?</p>

在十分钟熔断冷静期后,丰田集团,乃至整个汽车板块的股票都遭到了抛售。</p>

丰田集团的股价开启了二轮跌幅,由开盘的689日元,下跌到514日元,折合龙国币32元每股。</p>

舆论愈演愈烈,丰田集团的股价也越来越低。</p>

471日元。</p>

442日元。</p>

407日元。</p>

不止丰田集团股价暴跌,本田集团、三菱集团等日企也在暴跌,市场似乎已经抛弃了汽车板块,出现了踩踏兑现。</p>

什么是踩踏兑现?</p>

说白了,就是承接不足。</p>

股票形成恐慌抛售时,你420想卖,别人想419赶紧离场,结果有人418抛售。</p>

争先恐后。</p>

互相挤兑。</p>

下方承接盘还没出价,就有更低价刷新出来,谁也不傻,这种情况都会想着等一等,用更少的钱买到相同数量的股票。</p>

……</p>

龙国深城。</p>

龙兴集团坂田基地。</p>

李大肖看着雪崩的日经225指数,兴奋呐喊道:“恐慌了,小八嘎们恐慌性抛售了!”</p>

“陈总牛逼,没想到你还掌握了氢能源汽车的内部测试视频!”</p>

“打蛇打七寸,丰田完咯!”</p>

“悄悄收集筹码,我们不着急,可千万不要被发现了!”</p>

证券交易楼层,杨得龙、刘季鹏,以及所有操盘游资都忍不住对陈星赞叹。</p>

他们没想到,陈星还憋了个致命的大招。</p>

氢能源汽车存在安全隐患,这可是最致命的新闻。</p>

为什么这样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