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二章 ,拿得出手的理由(2 / 2)

官场政道 佚名 1352 字 1个月前

做为镇书记,理应由他主说。</p>

孟志宇道:“黄书记,这件事闹到这种程度,做为镇里的书记,我有很大的责任。”</p>

“当时,高速公路项目在咱们城关镇标段的进展遇阻,被工程建设指挥部多次点名批评,省和市里的领导,也多次现场视察,反复要求县里和镇里尽快解决拆迁,力保工程按时完工。”</p>

“黄书记,不是我推卸责任。当时,这个高速工程是国家重点项目,也是省市主要领导主抓的在建工程。项目因咱们镇上的拆迁工作落实缓慢,上上下下骂了人、并嚷着问责的领导不下七八个。”</p>

“这些领导,哪个都是高高在上,没有一个咱这区县的干部能得罪的起?”</p>

“但当时,所有领导的注意点在工程项目进展上,给什么日子献礼,为哪个层次的经济发展做贡献,在这里我就不说了。”</p>

“总之就是一句话,当时的正阳县城关镇标段的拆迁工作,上升的层次之高,承担的责任之大,也不是我们镇里的干部所能承受的。”</p>

“在这种情况下,县里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议,为的就是解决拆迁问题。”</p>

“可所有问题,绕过来绕过去,还是因为在拆迁补偿标准上达不成一致。”</p>

“按照政策和省市关于重点工程项目的补贴标准,我们下去做了大量的说服解释工作。”</p>

“可是没什么用啊,最后还是这十七户拒绝签协议。”</p>

“最后,实在没办法,当时的王县长才做出了几个部门配合,强行拆迁的决定。”</p>

“结果,闹成这样的局面,形成持续的上访。”</p>

“当然,这里的主要问题在我们镇里的工作方法,有些工作做得很不到位,没能说服这十七户居民,可这些居民,唉!”</p>

孟志宇的一番解释,任何一个体制内的人都很容易理解。</p>

站在镇里的角度,孟志宇的确上有压力,下有群众告状,还要承担领导责任,在他的权力范围内,既有苦衷,也有无奈。</p>

很多领导,往往面对这样的汇报,立马给予习惯性的理解,甚至由己推人的感同身受。</p>

大家的共识是,孟志宇说的问题的确存在,而且很普遍。</p>

体制内的问题,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能解决的。</p>

就算县里所有干部努力,也能解决上面的问题。</p>

这,就是孟志宇这类干部,应对这等问题的办法,也是引导询问对策的上级领导向歧途方向前进的惯用套路。</p>

一般人,也的确很容易被导入。</p>

因为孟志宇说的是事实,而且很客观,没得争辩。</p>

当时的情况的确如他所说。</p>

困难也的确是他所描述。</p>

会议室里,一些人脸上开始露出颇为玩味的神情。</p>

紧接着,镇长郭永良接过话来道:“黄书记,这还不算。当时,我们镇干部下去做居民工作时,这十七户居民,竟然抱成团,坚持提出高出规定标准的补偿要求。”</p>

“我们反复给他们做工作,这些人就是不听,坚持不签协议,还摆出法不责众的架势,认为他们人多,我们拿他们没办法。”</p>

说着,郭永良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一份镇里的文件,“黄书记,关于十七户上访居民反映的问题,镇里已多次调查落实,相关情况,我们已经形成统一的处理意见,按照程序上报给了有关部门。这是我们当时的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p>

“上访居民所说的,镇政府不作为,以及反映的情况很多失真,上面都有澄清。”</p>

说着,郭永良将文件递给上前的李雪松。</p>

后者将文件拿给黄展妍。</p>

www.mbeoge.cc。m.mbeoge.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