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翻】也把衰情改好事 更将旧戏演新词(1 / 2)

狮醒东方 慈莲笙 2465 字 4个月前

“张老师,我看咱们的曾经是排过京剧的?”</p>

“嗯……”突然被陈梨安问起,张老师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没想到刚才抬起头来,前者就已经把手机放到了张老师的眼前,“是啊。”</p>

“这个这些年不演了。”</p>

“这些年京剧市场也没有当年好了……我听说很多角儿去世了,或者年龄大了,而且新一批戏曲观众也没有很培养起来……”</p>

只要有一个切入点,就能够意识到许多曾经辉煌过的非遗,到如今都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又一些也只是表面儿上还维持着旁人以为的光鲜亮丽。以至于陈梨安这一番话说得是欲言又止。</p>

“我的意思是,我在想有没有可能和一些京剧院合作,把之前那一版修改一下儿,他们现在再去演?”</p>

“但是我后来又在想,咱们能不能尝试通过和戏曲合作的这种方式,促进一下海外传播?”</p>

眼看着就到了自己也该选个题材作为大学毕业论文的年纪,陈梨安早就下定决心把太狮和醒狮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p>

根据陈梨安能够查到的资料,再结合陈嘉宇给到的一手资料,前者可以肯定的是醒狮早就随着华人华侨在整个儿东亚和南亚地区,甚至是更远的范围内,自己能为醒狮做的其实已经很少。</p>

“我就去搜了一下,戏曲里面和《西游记》有关的戏,有一个《十八罗汉收大鹏》,里面青狮白象的青狮和咱们太狮的来源都应该是文殊菩萨的坐骑,我想《西游记》的国际影响力本身就很强,应该传播出去会比较方便。”</p>

“而且,我也咨询了我一个非常喜欢看戏,现在国戏上研究生,大我一两级的同学,徐同学和我说昆曲曾经还有一出儿《天喜柱》,就是《西游记》里面的乌鸡国那一段儿,相当于这个青狮也应该是咱们太狮来演。”</p>

一为自己的论文,二为太狮,陈梨安找了不知道多少横向纵向的资料,甚至是那些旁人根本不觉得有关系的方向,陈梨安是一个也没有放过。</p>

“所以我在想,结合徽剧和京剧的历史渊源,安徽青狮又属于北狮……这种缘分真的好奇妙。”已经是在回酒店的路上,陈梨安虽然加到了对方传承人的微信,却一直不知道主动发些什么好。</p>

一上午的录制,真正能够用上的片段恐怕不多。这些年国家重视非遗发展,配合相关媒体拍摄的机会并不少,大家也早就习以为常——高温和厚重的行头儿,加上最多不过是管顿饭,让众人得以坚持下来,靠的无非是热爱。</p>

所幸很多时候这些传承了几百年的文化身上,似乎总是被能够被玄学眷顾。</p>

就像是阿姨们在陈嘉宇收集资料想要写故事的时候儿,给几个年轻人讲过的真实经历:倾盆大雨下了数个小时,一切计划必然泡汤的时候儿,天晴了。</p>

“那不会有积水么?”</p>

“不会!”</p>

“不会。”</p>

隔着电话,几位阿姨就听见对面两个姑娘一前一后的回应了陈嘉宇。</p>

如果说陈梨安是出于对阿姨们的熟悉,知道表演一定是成功了的。那么李元妙就胜在听说过几乎一样算得上是奇迹的故事。</p>

“你怎么知道不会?”陈嘉宇这个问题当然是甩给李元妙的,“成都那边又不是广东,它本身就是个洼地。”</p>

“你记得小时候师父给我们讲过的故事么?”</p>

那一次的意外之后,记忆早已回笼,陈嘉宇知道李元妙说的是什么故事:这个故事和李元妙直接相关。</p>

淅淅沥沥的雨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还是铺满了乡间因为多雨,被冲刷得有些凹凸不平的路,天空只趁着陈醒和队友准备的时候放晴了片刻,将地面上的积水蒸干……</p>

原本预报的大雨就这样悄悄的推迟了两三个小时,堆叠的极厚的云层像是铺在天空上的棉被,表演过一场之后的师父陈醒和队友早就已经挥汗如注。</p>

正是这一场迟来的雨,塑造了一份难以割舍的师徒缘。</p>

“你还是听阿姨们讲讲他们的故事吧。”想起过去,就意味着陈嘉宇又要想起那些难以忘怀的事,李元妙趁着陈嘉宇还没有回过神来,忙把话题重新带回了太狮上。</p>

“地上的积水肯定工作人员也有清扫嘛,借着太阳一晒,刚好晒干,天儿也不热,地上也不至于打滑……现在想想,有时候也真的是,老天爷不会让努力的人失望的。”</p>

“哎,这些故事写到小说里面恐怕都要被说离谱的程度!”陈嘉宇并非不信,只是听了故事才意识到这些现实里的奇迹和好运从来不是偶然。</p>

“可是他们都发生了。”</p>

“但小说又不是写现实,那成了非虚构作品了……”</p>

李元妙明白陈嘉宇说的有道理,只是没有‘奇迹’,她真得不敢说这些文化还能不能传承到如今:‘’“其实文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把一段传奇写得像是真实发生过的。”</p>

既然是幸运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倒不如让幸运变成属于舞狮的“金手指”——金钱买不来幸运,实力买不来幸运,正是这些偶然才有了如今舞狮发展情况的必然。</p>

“你是打算把戏曲和舞狮结合起来,做一些相关的活动?”张老师听明白了陈梨安的意思,“当时我们厂子里也有京剧团,我们本身就有过专门的剧本。”</p>

“但是你要想想,现在听戏的人也变了,现在去剧院里面,多少人根本就不知道哪里应该叫好儿,你们的故事也得让更多人能够看懂。”</p>

“所以我在想《西游记》,大人小孩应该都可以看得懂。”一边说着,陈梨安开始翻找自己微信里的聊天记录。</p>

那位在戏曲学院上研究生的同学很细致,把相关的资料,甚至是很难找的老视频都给自己发过来了一份,这个时候陈梨安刚好拿给张老师看:“而且张老师,他说他和他身边一个戏曲导演系的同学也想一起来学一学。”</p>

“如果可以的话……”</p>

“当然可以,之前我想不到不少男的还没咱们这女士能坚持,一时兴起的多。”张老师当着学生和故友的面儿,没有半点儿遮掩,“这个事情不是我当着你们的面儿夸你们,这咱们就事论事说的是事实。”</p>

“现在时代也在变,那像是我们以前厂里面能组织,那肯定是没问题,到现在那就只能指着大家谁喜欢这东西。”张老师说着,抬起下巴来指了指陈梨安和李染染的方向,“就像是我这不也看见你们年轻人对于传承咱们太狮的坚持了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