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6章(2 / 2)

整个舆论几乎是一边倒地对这篇文章进行了不点名的批判和反驳,甚至是攻击。</p>

……</p>

窗外。</p>

夜色渐渐降临。</p>

即使是西江的地理位置和其后特殊,但是12月初的气温还是比较低的。</p>

不过书房里仍然温暖如春。</p>

然而此时此刻周扬却浑然没有一丝倦意。</p>

最近一段时间。</p>

随着舆论的攻势越来越凶猛,他虽然很平静,但是心底多半还是有些看法的。</p>

对于某些专家和学者的观点,他其实并不是十分在意。</p>

文人之见向来就是有失偏颇,一叶障目。</p>

当年限放令刚出来的时候,反对的声音同样很大,而这些人运用的观点正是自己在文章里面的那一套说辞。</p>

现在要求松绑的文章一出来,这些人又在进行反驳,而运用的观点则是当年自己反对的那些东西。</p>

这些人是不是在打自己的脸他暂且不下结论,但是这种引导舆论的做法确实令他有些恼火。</p>

当然,周扬也没有无聊到去跟这些人打口水仗。</p>

眼下他正在起早的是一份关于松绑西江省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意见。</p>

在周扬看来,事实胜于雄辩,与其浪费口水去打舆论战,反倒不如用实际行动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p>

他周扬只要不搞一刀切,那这些声音自然就是不攻自破。</p>

不错。</p>

他周扬在舆论工作上并不是什么能人,但是论理论研究,他有足够的把握。</p>

毕竟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p>

民意才能压倒一切。</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