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吃罢了早饭,外头来传,说是芬儿来了。</p>
丹娘有点惊讶,忙让人请了进来。</p>
有些时日没见了,芬儿整个人似乎都胖了一圈,原先的丫鬟头改成了妇人梳的发髻,鬓边带着一根白玉素钗,瞧着成色一般,但却打磨的精致漂亮。</p>
这应当是芬儿嫁过去之后,婆家给置办的了。</p>
她见了丹娘就跪下道谢,又是磕头又是请安的。</p>
丹娘摆摆手:“这些个虚礼就免了,你今日来一趟也不容易,紧着要紧的事儿说吧。”</p>
芬儿嫁去的人家在京郊。</p>
这会子还很早,芬儿就能登门,说明她早上天不亮就出门了。</p>
芬儿窘促片刻:“什么都瞒不过大奶奶,我今日登门是为了我老子娘,他们俩已经好几日没有给我来个口信了。”</p>
原来,自从她出嫁之后,留在沈府的陈妈妈两口子为了让女儿安心,隔个一两日便会托人捎个口信过去。</p>
芬儿得了父母的口信,知晓他们在沈府还算安稳,才能踏踏实实地过日子。</p>
如今这口信突然断了,她如何不担忧?</p>
她嫁人的事情是父母瞒着太太做的,要是被知晓了,她自己是逃了一劫,可陈妈妈夫妻俩却是逃不过的。</p>
芬儿是个聪明的,一来就先找上了丹娘,而非沈府。</p>
丹娘点点头:“你猜得没错,你的事情太太那头已经知晓了。”</p>
芬儿啊了一声,猛地抬眼:“那、那这会子……我爹娘他们如何了?”</p>
“眼下还不清楚,但这消息已经传开了,太太应当不会伤了你父母的性命的。”</p>
这也是为何丹娘一开始就要把事情闹大的原因之一。</p>
只有众说纷纭,流言四起,沈夫人那个把面子看得比什么都重的心,才能有所忌惮。</p>
或许是免不了陈妈妈一顿皮肉之苦,但性命无忧。</p>
丹娘那一日去了三太太处,也拜托了她帮忙照看这件事。</p>
“正好,你来了,就随我去一趟沈府吧。”</p>
(/76832/76832925/16776174.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