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三十余人走出武英殿时,头上的日头已经开始往西倾斜。</p>
这次的军事集会开了好几个时辰,谁都清楚这次改制就是定调之举。</p>
军机处的成立已经势在必行,再没有人能够阻挡,他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办好自己手中的事情。</p>
而且接下来十年或几十年,大明军制应该就是按照此制运转,最多也只是进行微调。</p>
如此大规模的军事改制,议起来容易,办起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当中牵扯着着大明近两百万军人。</p>
裁撤的、对调的、换装的、人事调整的等等,可以说是千头万绪,没有个两三年时间怕是无法彻底消化掉。</p>
恐怕皇太孙也预料到了这一点,所以才迫不及待地把改制方案拿出来。</p>
虽然想法有些残酷,但不少人都认为这是太孙在为皇帝大行提前做的准备。</p>
等到将来亲自接手的时候,便是一个全新的、能够掌控自如的军事机构。</p>
散会后,朱允熥马上来到东暖阁报到,自知理亏的他小心脏跳动得很快,任何人头上有个爷爷管着都会很不适应,更何况他还有个真爷爷在头上镇着。</p>
然而让他奇怪的是,这位皇帝爷爷并没有任何的异样,像是什么都不知道,也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这让他的心中更是忐忑。</p>
“皇爷爷!您?您就没有什么要问孙儿的?”</p>
看着爱孙小心翼翼的样子,老朱差点忍不住笑出来。</p>
他此时真的很想来一句‘哟!咱的皇太孙也会有怕的时候啊!’</p>
他不喜欢有人欺瞒于他,然而爱孙做的事情都是堂堂正正, 他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p>
因为那是他最喜爱、最看重的孙子,同时也是大明王朝的未来。</p>
阻止吧, 也没什么用, 等他将来不在了, 恐怕这个孙子还是会这么干,既然早晚都是这样那他还能说什么?</p>
“允熥啊!爷爷打了一辈子仗, 不算大明立国之前,仅是朝廷的大规模北伐就进行了十一次,你那几个叔叔就更不要说, 爷爷希望你将来能以民为重啊!”</p>
如此语重心长的话,很难想象是从洪武皇帝朱元璋嘴里说出来的。</p>
但是没办法,集中所有留守卫成立‘中央军’, 让他看到了爱孙好战的那一面。</p>
虽然早有所料,但当他看到实际行动后,还是动摇了。</p>
他真正想看到的是继任之君能成为一代仁义之君, 而不是以武称雄的霸道之君。</p>
父子俩一文一武, 将来必能成就一段千古佳话!可惜事与愿为, 儿子走得太早,让他不得不在最短的时间里另觅人选。</p>
这个孙子哪都好, 就是好战之心太强了一点,甚至还不惜亲自带兵, 这是仁义之君所为吗?</p>
居于上位者, 当坐镇中枢, 洞悉天下时局,而不是去逞将军之勇,但有所失, 便是置江山万民于不顾, 最后沦为千古笑谈,这让他如何放得下心?</p>
老朱内心深处的想法朱允熥不知道, 要是知道的话, 那肯定说一声‘看人真准’。</p>
朱允炆年号建文, 结果因为削藩江山丢了,朱祈镇出征瓦剌, 结果连人都被俘了, 更是喜提‘战神’的称号。</p>
有这么多前车之鉴在,他哪还会犯那种低级错误。</p>
他现在真的很想说一句:‘皇爷爷, 时代变了, 长枪大炮才是未来的主流,尊严流于剑锋之上, 真理只会在大炮的射程之内,以最小的代价换回最大的利益,才是我发动战争的真正原因。’</p>
因为八字都还没一撇,朱允熥才不好意思将这话说出来。</p>
不管是枪还是炮,都远远没有达到他的预期目标,他不求能在短时间内跨越巨大的技术壁垒,但至少也要在对战骑兵的时候,能获得绝对领先的优势,这才是也成立新军的原因。</p>
“皇爷爷之言,孙儿必定谨记于心!但孙儿想说的是,要不了五年,大明天下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到那时皇爷爷一定会明白孙儿今日的所作所为!”</p>
掷地有声话语,让老朱精神一振。</p>
五年的话。。。他应该能活到那个时候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