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亲王府。</p>
退朝后,郑亲王兼叔父摄政王济尔哈朗心情复杂的回到王府。</p>
他忽然觉得,这个世界既熟悉又陌生。</p>
熟悉的是,敌人还是大明,大清和八旗仍在。</p>
陌生的是,大清扎根祖地之外,已经物是人非了,先皇皇太极,逆贼多尔衮、礼亲王代善、豫亲王多铎、英亲王阿济格、肃亲王豪格、饶余郡王阿巴泰......</p>
这一个个熟悉的人,都没了!</p>
有的只剩下都亲王费扬果、逃跑额真阿山这些垃圾货色,没几个老将了。</p>
还有洪承畴、祖泽润、吴三桂这些反复无常的二五仔。</p>
旗人衰落,汉人崛起,现在的大清,哪里还是以前的大清?只怕是空有大清的国号而已。</p>
济尔哈朗不知道,自己还能将大清这面大旗扛多久。</p>
想要改变这一切,唯有通过战争重新洗牌各方势力了。</p>
便如当初隋唐两朝,为了摆脱关陇集团的缚束,主动发起对高句丽的战争,以此削弱关陇集团的实力。</p>
上一波战事,汉军旗和朝鲜旗损失惨重,给了满人势力崛起的时机。</p>
这次济尔哈朗主动请缨,又将洪承畴拖下水,为的就是破釜沉舟的赌一把。</p>
这是一场国运之赌,同样也是大清内部洗牌的最后机会!</p>
输了,大家都完蛋!</p>
赢了,满人爬起来重新当主人!</p>
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济尔哈朗目睹了大明的强盛、大清的无奈、满人的无助,最终确定踏上属于自己的征途。</p>
他决定放弃稳定舒适的生活,以身许国,再造乾坤!</p>
此次国战,关系到大清的国运存亡,大清必须倾国一战!</p>
第二日,济尔哈朗以叔父摄政王的名义下达命令:满洲八旗旗丁,全丁而出!</p>
不论披甲还是不披甲,只要是十三岁以上的男丁,全部出战!</p>
妇孺也全部随军,推运粮草辎重,处理杂事等!</p>
济尔哈朗的意思很明白,除了孩童,所有旗人都要上战场,保家卫国,打赢这一仗!</p>
如此一来,此次一共出动旗丁战兵约四万人。</p>
济尔哈朗将盛京周围道、州的库存战马、武器、火炮等全部装备八旗军。</p>
他又从八旗军中将所有上过战场的八旗精锐单独编成一军,名为八旗师,全师上下一万骑兵,皆有战马甲胄,装备精良。</p>
洪承畴为了鼓励八旗军出征,以皇父摄政王的名义,下令户部往平壤运送万石两米辎重,从速支援!</p>
数日间,整个清国上下到处是一派老送少,子送父的感人画面。</p>
二月十六日。</p>
盛京城外的大教场旌旗如海,旗帜不同、盔甲不同的清军各部兵马列阵排队。</p>
四万满八旗和五万汉军旗列阵教场中,人潮如海,刀枪如林,他们以甲喇为军阵,又以牛录单独列为小阵。</p>
一个个八旗士兵肃然而立,尤其以满八旗阵列更为齐整,他们都是舍不得派出去的青壮,当然也有不少年仅十三四岁的少年兵。</p>
这些旗丁每个人都头戴铁盔,身穿镶铁棉甲,有的背负巨大满弓,有的端着漆黑的火铳。</p>
满八旗的军阵中央,是更为精锐的八旗师,他们人人身边都有战马,且个个身体壮硕,身披两重沉重的铁甲,防护更加精良。</p>
一万八旗师骑兵森严站立,无形间有一股凌然的铁血之气蔓延而开,在庄重的仪式上更显威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