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吴王府中。</p>
吴王李恪和宰相萧瑀,自然是也是因为李秋那边的风光而心生怒气。</p>
萧瑀连着痛斥李秋的小人得志。</p>
以及陛下宠信小人,这大唐渐有亡国之兆等等。</p>
看着萧瑀如此的动怒,偏激,吴王李恪不由得心中叹了口气。</p>
自己的这最后一位靠山,终究还是年纪大了,老了。</p>
而李恪他自己,也正如这萧瑀一样。</p>
辉煌的时候已经过去。</p>
剩下的,将是这风雨飘摇。</p>
在以前,萧瑀虽然行事偏激,但也会自己加以控制。</p>
但如今年纪已经六旬过半。</p>
又涉及到了他已故的姐姐萧皇后之事。</p>
所以此时对李秋和朝廷的怨恨,更为显得尖锐。</p>
李恪心中都在怕,萧瑀如今在自己府中如此狂啸。</p>
一旦隔墙有耳,传到了宫中。</p>
怕是到时自己都要跟着一起受到牵连。</p>
于是乎,他也就温和的劝慰了两句。</p>
但是他的好心,却是被萧瑀所曲解。</p>
十分不满李恪对于李秋得意这件事的示弱。</p>
“呵。”</p>
“吴王啊,倘若是那李秋遭难。”</p>
“你对他示好,他或许还能对你摇摇尾巴。”</p>
“可如今,人家风头正盛,受到皇帝的恩宠日隆。”</p>
“你再这般讨好过去,想从那李秋手中要些官职出来,怕也是来不及喽。”</p>
听到萧瑀之话,李恪不由得轻叹一声。</p>
“老师,我的脾气您应该清楚。”</p>
“就算我李恪到了绝境之时,也绝不会向那等卑贱商贾而低头。”</p>
“他如今再风头正盛,再如何受到恩宠,赚再多的钱又能如何?”</p>
“一朝君子一朝臣。”</p>
“史书当中,像他这样的臣子,又有哪个得到了善终?”</p>
“而且,如今父皇日渐宠爱太子和魏王两个嫡亲儿子。”</p>
“我这个血液里流着不祥之血的庶子,父皇也是懒得去看上一眼。”</p>
“所以对于李秋手中的官位,对于我们来说,也没什么意义。”</p>
“学生之前劝慰老师息怒,也只是忧心老师您的身体。”</p>
“况且因为之前工部尚书段仑一事,父皇和朝中的很多人都对老师您心生嫌隙。”</p>
“一旦隔墙有耳,怕是对老师您不利。”</p>
听到李恪表明了心意,以及这番解释。</p>
萧瑀这才算是缓和下了脸色。</p>
“哼,关于朝中的这些人。”</p>
“又有何惧?”</p>
“自大唐开国以来,我五遭罢相。”</p>
“如今不依然又站在了宰相这个位置上?”</p>
“这做臣子的,只要胸中一口正气,心中装着陛下,装着这个大唐。”</p>
“根本就不用怕那群宵小之人。”</p>
“还有一点就是,吴王你血脉中流淌着的,那可是一半李唐,一半前朝正统皇室之血。”</p>
“何等高贵。”</p>
“又怎能是不祥之血?”</p>
“就看这太子、魏王、晋王这几个嫡亲皇子。”</p>
“跛的跛,肥的肥,软弱的软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