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句有做到,实在是说不出口来。</p>
“原本孔夫子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很有道理的。</p>
但是“仁”、“义”、“礼”、“智”、“信”,是基于何时何地何事之时,才要行那“仁”、“义”、“礼”、“智”、“信”呢?</p>
那便是与我大秦友好,则我大秦待其。自然以“仁”、“义”、“礼”、“智”、“信”而回报。</p>
况且你们现今儒家真的能理会孔夫子他的《论语》内涵吗?”</p>
孔鲋听到嬴骜这话,瞬间皱起了眉头。</p>
说实话,他不太明白嬴骜说这句话的意思。</p>
“世人皆传孔夫子,携其座下的72门徒三千子弟,游走于各国之间。</p>
想要宣传他的仁政。</p>
可是为何没有一国肯接收他?</p>
难道真的是因为这个仁政不好吗?</p>
不,只是因为他的仁政根本无法在那时候实行。</p>
彼时各国之间战乱无数。</p>
如果所谓的仁能解决问。</p>
那么夏何至于被商所代替?</p>
商又何至于被周而灭国?</p>
直至如今,周王室亦是覆灭。</p>
而是我大秦今日能统一了天下。</p>
难道靠的仅仅是你儒家所谓的“仁”、“义”、“礼”、“智”、“信”吗?</p>
再者,世人皆说孔夫子。为人和蔼可亲,向来爱以理服人。</p>
孔鲋,你身为孔夫子嫡系后裔。</p>
你可否告诉本君?</p>
孔夫子,是否真如众人所说那般和蔼可亲吗?</p>
他当年行走诸侯国之间,而能全身而退,真的是所谓靠的你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来的吗?</p>
甚至是靠你口中所说的“仁”、“义”、“礼”、“智”、“信”在那混乱不已的时代能够顺利传道吗?”</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