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村里的谣言(1 / 2)

林茂国给林奶奶端了水。</p>

从母亲房间出来放好盆,就见回到家的林母面色不虞。</p>

农忙结束没几天,他们收了一波麦子,磨了一些人文东给女儿送过去。</p>

夏天的收成交完公粮也大差不差,所余不多,大家平时都是吃的杂粮,现在一年要交三次公粮,直到零六年废止农业税。</p>

好在家里人多,除了小麦,还种地瓜玉米花生西瓜这些,种得不多,起码能混个饭饱。</p>

猪也养了两头,鸡鸭几只,平时也能吃点蛋,时不时就上山打点野味补点荤腥。</p>

大儿子手艺好,时不时就外出接活,一家子也没几个懒的,齐心协力攒家底,这两年情况也好了很多。</p>

农民嘛手里有粮,心中就不慌。</p>

就是能用的钱不多。</p>

看病吃药、买点生活用品不是很方便,不过在这一点上大家都一样,林父林母也轻松了一些。</p>

太阳晒得花草树木都蔫蔫儿的,让人心烦气躁。</p>

林母李文华也蔫,眼尾的纹路都写着不高兴,“还不是那大堂嫂,刚刚炫耀她女儿生了个闺女。”</p>

林氏族人在林家村生活了几代,左邻右舍、一整个村子基本都是亲戚,这个大堂嫂,就是林茂国大伯的儿媳。</p>

她家女儿和文棠同年纪,又都嫁到城里,所以时不时就会被大家拿来对比。</p>

林父也知道堂嫂爱攀比,但这会二杆子摸不着头脑,“这有什么好气的?”</p>

林母:“她还说她在省城医院看到小棠了,小棠做完检查完脸色很不好,也没跟她打招呼,说是检查结果很不好……”</p>

林母皱眉复述起堂嫂的话,心里不上不下的。</p>

林父也随着她的话停下动作,知道林母在担心什么,也开始为女儿发愁。</p>

林母听到的原话是:</p>

我瞅着文棠脸色很差,可能是结果不好,唉,这孩子大老远去省城检查也没个人陪,我看着就心疼。</p>

桂芳,你们也多劝一劝,孩子这东西就是这样,越想要越心急就没有,放宽心反而就来了……</p>

嘿,看看我家外孙女,六斤重呢!因为我闺女奶水少,她婆婆还特意买了不少那啥牛奶还是奶粉的,说这个最有营养!</p>

林母正用麦秸编着草帽。</p>

麦子收了,玉米也赶着种上,家里活少了人却闲不下来,总想找点事做做。</p>

草帽这玩意编着很简单,林母一天就能编几个,太阳晒,草帽也就用得多,多做一点下次去集市也能卖点钱。</p>

林父正在削竹篾。</p>

孙女小溪乖乖坐在小凳子上看着爷爷,她性格安静,两岁多也能坐得稳稳的,不吵不闹。</p>

两个大些的孙子,刚刚被村里孩子叫出门玩去了,前阵子农忙,小孩子也憋得很了,大人们也随他们去。</p>

只叮嘱千万不能去河边,都是小萝卜头,万一出点事,他们捞都来不及。</p>

林父的手艺手艺遗传了林奶奶,家里的竹箕、竹箩、竹篓、竹篮竹席这些,基本都是他做的。</p>

因为编席子手艺不错,夏天还能给家里创收呢。</p>

林母手上也忙着,心里却很不得劲。</p>

女儿三年没怀上,还不知道亲家婆平时怎么对她呢,听文东之前所见所闻,这亲家婆也不像个好相处的。</p>

只是怕女儿难做,他们面上不好表现出来,毕竟也确实是自家条件差,拖了后腿。</p>

说到这个话题,林家两口子心里都沉甸甸的,两人默不吭声的干活。</p>

堂屋一下子陷入寂静。</p>

只有小溪睁着圆溜溜的眼睛,一会看爷爷,一会看奶奶。</p>

“对了,文东不是说留在城里帮小棠,这是捣鼓啥去了?这孩子说话只说一半,真真急死个人……”</p>

林母手上的麦秸一顿,想起这一茬更坐不住了。</p>

照那大堂嫂所说,文棠去医院和文东去城里也就前后两天。</p>

不知道有什么变故,文棠居然留了文东这么些日子,也不知道亲家那边什么态度,以往文东最晚第二天也回了。</p>

林母忧心忡忡,正愁着呢,门外响起一道男声和脚步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