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尼玛!让你们多读书不肯,这不连个圈圈都画不好。
……
“他在北海郡王府的外面闹腾?”
赵祯心中微微一动,然后把奏疏放了下去。
陈忠珩不知道沈安是发什么疯,“是。”
“他闹什么?”
“说见到红袖楼的杨力进了郡王府……”
卧槽!
青天白日的,赵祯只觉得一股子寒意袭上身体,那些汗毛都立了起来。
“杨力不是死了吗?”
“不对1
赵祯突然一拍案几,起身道:“他这是说……红袖楼是赵允弼的?”
陈忠珩谄笑道:“官家英明。”
赵祯顾不得管他的谄媚,说道:“空穴不来风,而且他和赵允弼无冤无仇……对了,元旦赐宴时,赵允弼突然讥讽了他……”
陈忠珩觉得官家脑补的能力实在是强大,竟然……
所以那句俗话说得好:做的多,错的多。
欲盖弥彰就是这个意思。
赵祯沉吟了一下,说道:“元旦赏赐的东西送了吗?”
陈忠珩摇头道:“官家,还没呢。”
赵祯淡淡的道:“赵允弼那边的扣一半下来。”
随后赏赐就被送过去了,据说赵允弼一脸懵逼。
脑补能力很强大的赵祯给了他一次教训,而他还只能装傻,其中的憋屈真的不足以为外人道。
轰隆!
一记炸雷蓦地响起,宫中人都齐齐念佛。
赵祯也有些变色。
他的老爹真宗当年耗费巨资……真是巨资,修建了几乎能和阿房宫媲美的玉清昭应宫,然后被一记炸雷给烧没了。
千万别再来一次啊!
他有些心悸。
而沈安也听到了雷声。
国子监里,那些依旧在回味着长假的学生们在上开学第一课。
“明年的科举,你等肯定是要去的,能中几个不好说,也不强求,努力就好。”
这是一次机会,国子监上下都不想错过。
而正如后世的高三一样,今年国子监的课业会非常紧张。
国子监和太学一合拢,学生们全都挤进了太学里。
一双双眼睛里充满了紧张或是期盼,读书读书,盼望的就是做官。
千里赶考只为做官,十年寒窗只为做官……
这是人性,谁都不能免俗。
“……科举有论,题目不一。咱们不能猜,也猜不中,这就要求你等在平时多琢磨,多学习……”
开学第一课自然是教导。
说完了之后,沈安就准备闪人了。
因为红袖楼的事儿,这个年都没过安生,他准备回家补觉去。
这天气还冷,躺床上盖上被子,耳边听着外面隐隐约约的声音睡回笼觉,那感觉……真的和神仙差不离了。
有学生举手,沈安指指他。
“待诏,听闻您去了府州杀敌,敢问待诏,大宋打得过西夏吗?”
我去!提这个问题是想作死啊!
沈安一看竟然是苏晏,这才忍住了火气。
这苏晏就是个老实的,在国子监有名的呆子。
“胜负……许多时候吧,胜负不在于沙场,而在于朝堂。”
沈安觉得扯武力值的话,目前很难。
所以他转向了朝堂。
“大宋不差武备,军中的兵器大多精良,可差在哪呢?差在当兵的被人看不起。”
他觉得这个问题有必要说一说,但却不能说的太深,否则就会引发争执。
“此次我在府州参与征战,亲眼所见将士们的悍勇,那当真是悍不畏死,没有这等勇士,大宋永不会有安宁。”
他面色沉凝,“可这样的勇士却被弃之如敝履,比之小贩都不如,见人低一等,这样去歧视他们,此后可还有人来为国捐躯?”
“有的吧?”
这时有学生嘀咕了一声,却被沈安听到了。
他冷冷的道:“这就好比你花钱养着不认识的一家子,那一家子吃喝不愁就该感恩了吧?没有,反而是冷眼相待,喝骂不休,甚至还会拳打脚踢……你可还愿养着他们?”
学生们低下头去,沈安说道:“别以为这个例子不恰当,在我看来,很恰当1
“那些人捐躯为国毫不犹豫,他们的付出就是在保护你们,包括那些看不起他们的人……长此以往,谁愿意去为了你们卖命?不砍死你们都算是你们的祖上积德了1
宋朝军队的战斗力一直在下滑,从开国时的骄兵悍将,到后面的虾兵蟹将,歧视和防备武人起到了最决定性的作用。
宁可亡国,宁可吃败仗也要盯着武人,这个执念是哪来的?
唐末时到后面的军阀混战引发的。
武人在这个时期里的形象真的不好,非常的不好。
朝三暮四,朝秦暮楚,毫无忠义可言。
而且残暴也成了武人的代名词。更有那些谋逆背主的,简直多不胜数。
一句话,武人把千年以来积累的好名声,在唐末到宋初这个时间段里全败光了。
这就是个死结,不解开的话,大宋的未来就没有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