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会试结果揭晓(2 / 2)

中书舍人刘三吾为主考,礼部尚书白信蹈为副考。</p>

三月十九日,考试结果揭晓。</p>

三月二十日清晨,刘三吾、白信蹈将新科进士名单和试卷呈给给朱标御览。</p>

朱标看罢名单,惊得从龙椅上弹了起来。</p>

"刘先生,为什么考中者全是南方举人?</p>

北方举人为什么一个也没有考中?这个榜单公布出去会是个什么结果?</p>

岂不是闹得沸反盈天?"</p>

刘三吾拱手颤巍微回道:</p>

"陛下,老臣昨晚看到这份名单,也吓死了,巴不得马上呈给陛下。可是老臣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个结果。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老臣不该活到八十五的。"</p>

朱标头皮都是麻的,对白信蹈道:"卿就没什么话要讲么?"</p>

白信蹈眼圈发黑,双目无神,显然也是一夜未睡。</p>

刘三吾八十五岁高龄了,只是挂了个主考的名而已,会试的具体事务全是白信蹈在操办。</p>

出了这么大事故,礼部尚书第一个跑不了。</p>

白信蹈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p>

"按照我朝规矩,主考官也只能看见红笔誊抄的糊了名的朱版,原来的墨版存档待查。"</p>

"而朱版必须与原版一模一样,哪怕有犯讳及大逆不道之语,也必须照抄不误。除非主考官胆大包天,拆开糊名,根本看不到考生名字。"</p>

"九名考官阅完卷,圈出九十份上佳试卷,交副考审核,副考审核完毕,再圈出六十份上上佳试卷,然后再交主考审核,主考审核后,再圈出五十一份最佳试卷,并用朱笔标好名次。"</p>

"最后,主考、副考在九名考官见证下裁开糊名,直到此时,进士名单及名次才最终出炉。″</p>

"臣以性命担保,此五十名进士全是实至名归的人才,并不是徇私舞弊蒙混进来的。至于为什么北方人一个也没考中,那只能说是凑巧了。"</p>

"国法俱在,臣若有半句虚言欺瞒陛下,愿受极刑。"</p>

朱标相信白信蹈所言。</p>

先不说这是不是一场骇人听闻的集体舞弊案,如果的确是的话,这手段也太拙劣了——</p>

朱版墨版怎么掉包?同时假造朱版量版吗?糊名痕迹怎么伪造?这种一查一个准的事,刘三吾、白信蹈这种人精会想不到?</p>

就算是胆大包天,敢于集体舞弊,那也好歹录几个北方人掩人耳目啊!哪能这么吃干抹净骨头渣都不剩?</p>

朱标沉吟良久,开口道:“此事影响甚大,切不可草率处理。白爱卿,你立刻召集其他九位考官,一同复核试卷。"</p>

"记住,尤其要仔细审查北方举子试卷,看看有没有可选中而未选中者。若有,再补录十五至二十名进来。”</p>

白信蹈道:"臣有一事不明,要请陛下示下。六百八十份试卷,只有被选中的五十一份试卷是裁开了糊名的,余下六百二十九份试卷糊名完好无损。"</p>

"臣等该如何补录?如果补录者中依然没有北方举人,那可如何是好?如果一定要补录北方举人,那就只能裁开糊名,专挑北方卷。如此一来,科考岂不成了儿戏?天下士林会如何看待?朝廷尊严何在?"</p>

朱标头都是炸的,开弓没有回头箭,在刘三吾裁开糊名,录下名单那一刻,本次科考的结果就己经揭晓了,任何人都无法改变。</p>

"该听允熥一句劝的!"</p>

朱标肠子都悔青了,可是世上没有后悔药。</p>

"刘先生,你们说,怎么办?"</p>

刘三吾为人慷慨,不设城府,自号坦坦翁,至临大节,屹乎不可夺。</p>

朱标的意思己经很明显了,这个名单有没有问题先不论了,但绝不能公布出去,你想办法塞几个北方人进去,先把这事了结了再说。</p>

朱标这等于是递给刘三吾一个梯子。</p>

刘三吾自认问心无愧,来觐见朱标就是想让朱标把这事扛下来,岂肯不明不白背这口黑锅?</p>

他傲然答道:"这一场会试的结果已经揭晓,无可更改。如果北方举人不服气,那就请他们下一场会试多用一点功好了。"</p>

朱标问:"再没有别的办法了么?"</p>

刘三吾道:"没有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