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皇帝的千层套路(2 / 2)

他们全都不自觉地吞咽了一下口水。显然,他们都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制盐技术的革新,将会给大楚带来多大的改变。而他们能想到的东西,圣上自然不会不清楚。</p>

如此一来,圣上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便也不难理解了,但仅凭这一项功绩就获得如此大的封赏,大臣们还是觉得这个决定有些欠妥。</p>

皇帝和这群老家伙打交道已经很多年了,对于他们现在的内心所想,虽不敢说完全了解,但起码也能猜到个七八分。</p>

他深知他们心中仍然并不认同自己的决策,而他也并没有打算一次性就让他们彻底信服。毕竟,他手中可不仅仅只有“制盐法”这一个谈判的筹码。</p>

皇帝从容地抛出了第二个谈判的筹码——制纸法。</p>

这一筹码一经抛出,立即引起了以左相为首的众多文官的高度关注。</p>

一旦制纸法得以成功推广,纸张的价格将会大幅下降,学子们的求学成本也将大大降低。如此一来,将会有更多的年轻才俊投身于科举之途。长此以往,又何须担忧朝廷缺乏可用之才呢?</p>

文官们内心一阵激荡,心里的天平开始朝皇帝这边倾斜。</p>

皇帝见他们的态度有所松动,立刻趁胜追击,将剩下的三张筹码一一亮了出来,一次次击破大臣们的心理防线,一句句“该不该封”直接砸在他们的心口上。</p>

林初一提供的这五条生财之道,对于江山社稷的帮助都是无可比拟的,要是这么大的功劳都没办法匹配皇帝给出的权利地位的话,就太说不过去了。</p>

与文官不同,以镇国公为首的武将们更看中的是制水泥法,他们明白水泥路一旦筑成,将对军队的行进速度、粮草辎重的运行效率,起到多大的助益。</p>

镇国公一向明事理,在军中之时,就是一个铁面无私、赏罚分明的将领,皇帝一项又一项筹码砸下来,就算他再不情愿让朝廷多这么一位女“藩王”,也不得不承认凭人家的功绩,得这些封赏绰绰有余。</p>

打心里认可后,镇国公的想法就彻底发生了转变,他上前一步,第一个开口表示支持皇帝的决定。</p>

有一就有二,很快在场的其他朝廷重臣也纷纷开始响应,剩下少数几个老古板依旧不愿意松口,但大势已去,见皇帝心意已决,最终也下了同僚搭的梯子,半推半就的选择了同意。</p>

君臣意见一致之后,一众大臣们就开始就封地一事进行商议。</p>

开国之初封王封地的不过三人,诸位皇子也尚未封王,故而可选择的州城有很多,按照以往惯例,公主封地应在富庶之地。</p>

对封地一事,皇帝直接开口一锤定音:“封地是皇妹自己选的,她要了兰州、柳州和青州。”</p>

这下轮到大臣们吃惊了,兰州在整个大楚境内只能算是中等城市,称不上富庶之地,也不算贫穷之地,至于另外两州各方面都比兰州差上不少。</p>

明明有那么多好去处,长公主选封地的时候,怎么偏偏就选了这么几个地方?</p>

皇帝还好心替他的“财神姑奶奶”解释了一句:“皇妹喜欢经商,她说要替朕好好打理这三州,于朕定了一个十年之约,说是要用十年时间让这三个州城变得焕然一新。”</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