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科技氛围(1 / 2)

教育为国之根本,这个认识可以说几千年来,早已存在于华夏人的骨子里,但是一直以来却并没有将其解决的很好,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连带整个科学技术领域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p>

越来越多的人无法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搞教育,搞研究。</p>

没办法,你在这里苦x加穷x的研究了几年上十年,也许没有任何成果,而别人整天拿个公文包,这里指导指导,那里顾问顾问,无论对错,只要你给钱,绝对帮你整出一大套的理论支持,媒体上,人群中,人前人后还都被尊称为着名专家、学者、教授,一年至少几百上千万,谁又能不动心,不眼红。</p>

而越来越多的科研项目也只流于形势和表面,只是为了研究而研究,根本没什么实用有效的成果和技术,但是研究经费却不少,有的课题竟然可以用课题经费去买辆汽车来自己开,更不要说什么笔记本电脑、手机、照相机等等了,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p>

而这种科研经费的支出在各个行业和部门却占有想当多的资金。</p>

科技成果和论文就更不要说了,大多只为了应付,为了评职称,加工资,抄袭甚至原文照搬的现象屡见不止。</p>

科研期刊也参差不齐,功利目的严重,有的杂志直接明码标价,几百上千元便能发表一篇论文,只要你付钱,帮你写都没有任何问题。</p>

甚至一些核心期刊,也明码标价,只是价格提高到了数千数万元不等,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有“要想富,办杂志”的说法,可见其中的混乱和暴利。</p>

各个行业技术职称、资格的评选也越来越混乱,各地标准不一,评选时也很不规范,特别是高级职称的评选,由于人为的比例加大,可操作性也越来越大,有时甚至不问条件,只看脸面,而一些潜规则也屡见不鲜。</p>

这些现象,虽不是处处皆是,但也大大影响了整个华夏的科学技术行业,导致人心浮动,务虚严重,但是,科学研究、科学技术又怎能来得了一点务虚。</p>

而此次整个教育的改革,特别是高等教育中,更加注重实用和实践,严格了各项考核,连带整个科学技术界都面貌一新。</p>

首先由国家科技部门科学规范了各个行业技术职称、资格评选的条件,统一各地了基本标准,打破了各地各行业的局限,采用同高等教育毕业论文答辩同样的的模式,职称评选全部采用匿名的网络考核和审定,评选时将材料提交给智能计算机“文曲”进行初级审核,合格后,则随机交由全国各地的五名专家进行审定,其中四名认定合格则才能获得相应的职称。</p>

而为了避免评审的专家出现不负责任的现象,所有进入专家库的专家“炼心诀”的修为必须在二层中期以上,三年之后必须全部为三层。</p>

同时每一个专家都进行了实名认证,同时国家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贴,在各方面给予一定的照顾和优先权,以鼓励更多的专家加入专家库。</p>

而且随着国家的发展,教育库中的专家获得国家奖励和补贴会越来越稀有,如有利于“炼心诀”修炼的营养液,一些特殊药剂等等。</p>

当然,随着国家的发展进入专家库的资格也会越来越严格。</p>

同时,对每一个专家进行责任追究制度,对其公开发表的言论和审定的结论实行负责制度,若日后出现经其认定合格之后却不合格的现象,或在公开的媒体或场合发表一些不且实际甚至是伪科学的言论,如“绿豆能治百病”的言论,都会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责任追究和法律的制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