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要做就做到最好(1 / 2)

绵绵思维放飞,嘴巴心声一起,说个不停。</p>

李世民几人饭都吃完了,她还没说完,可见这个罗公远,确实有不少传说。</p>

而且,所有的故事,都是发生在天宝年间的,贞观年间什么事情也没有。</p>

绵绵本来就吃得挺饱的,说了半天也累了,窝在李世民怀里,说着说着就小脑袋一歪,睡着了。</p>

李世民想把她放下,放了两次都放不下,只能抱着回来,忍不住道:“绵绵这一回是真吓着了。”</p>

“是啊,”李承乾也不由点头:“绵绵生怕一醒过来,又见不着阿耶了。”</p>

李世民正色道:“之后不会了,绵绵一年至多出来一两次,阿耶会陪着她的。”</p>

李承乾一愣:“可是……”</p>

他只说了两个字,便没再往下说。</p>

毕竟,绵绵不是寻常小孩儿,她做的事情越多,名气就会越大,觊觎的人也会越来越多,本来就应该全力保护。</p>

再说昨天的事情是真的吓到他了,当时,他真的是把生死置之度外……看到阿耶时,那种心一下子落回肚子里的感觉,实在是太踏实了。</p>

李承乾突如其来道:“这世上,儿子只放心阿耶保护绵绵。”</p>

李世民有点无奈又有点小得意,拍拍他肩:“你已是很不错了,昨天是意外,别想太多。”</p>

李承乾并没争辩,他道:“阿耶,回去我想换个武师傅,徐师傅的本事,儿子学得差不多了……儿子还想要一个算学的夫子。”</p>

李世民问:“算学?”</p>

“嗯,”李承乾问:“褚遂良的奏书,已经呈上了吗?”</p>

李世民点头,他便续道:“那天看他量雨,我便在想,譬如收到的雨水,看乌云的情形,足够在同样范围,瓢泼大雨下一天半,绵绵说,明年春河北大旱;明年夏山东大旱,我看过舆图,范围比绵绵收雨的范围大一些,但我们还有决口的水,是足够的。我们必须计算出,这雨要怎么下,下多久。”</p>

“就算不能太精确,也起码要有个大概的概念,不然下多了岂非又是灾?既然做了,一定要做到最好。譬如什么样的雨,会下透几分地,什么样的粮食,需要下透几分……”</p>

就连李世民,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他问:“雨够不够,绵绵感觉不到吗?”</p>

问完了,就想起记录上说的,绵绵收雨,也是感觉不到的。</p>

李世民顿时皱眉,直接道:“等回去,阿耶给你找算学夫子,然后你负责此事,不管是算还是试,你带着人做,阿耶把平日南瓜西瓜的差使交给旁人。”</p>

李承乾道:“交给二弟吧,二弟做得来的。”</p>

李世民看着他,点点头:“成。”</p>

然后父子俩开始对着舆图研究演算,正算着,外头报褚遂良来了,李世民就让他进来了。</p>

褚遂良去见了罗公远一趟,他认为,在那个时候,罗公远应该是听不到什么。</p>

褚遂良道:“但此人极为聪明,他见我去看他,便推想出了这个时候应该听到什么,对我笑了笑,叫我放心……”</p>

李世民点点头,褚遂良又轻声道:“上午臣……”他看了看绵绵,改口道:“吾与罗公远交谈,觉得此人并无加官晋爵之念,但也并非只求得道或大成,倒似有青史留名的想法。”</p>

他的意思是,罗公远其实并不是真想入朝,而是想做下一番大事业,青史留名,这个想法,倒有几分初出茅庐的少年气,与绵绵口中的那个罗公远,略有不同。</p>

但人的想法是会变的,少年时这么想,青年中年老年时,未必会这么想。</p>

李承乾忍不住问他:“褚馆主觉得,他有多大?”</p>

褚遂良还愣了一下:“约摸,十七八岁?”</p>

李承乾追问:“如果不看外表呢?”</p>

褚遂良眼神微闪:“吾觉得,若不看外表,也至多弱冠之年。少年老成与真正久历世事,还是不太一样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