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有位文物界的老同志,在考察卓玛拉康时,面对如此精美的古代木雕激动不已,连连赞叹:“我在西藏干了这么多年的文物考古,还没有看到过这么漂亮的寺院木雕!”</p>
他一面说着,一面不停地按下手中相机的快门,抢拍了不少精彩的图案。</p>
等他返回拉萨,想要去冲印这些照片时,才发现当时由于心情太激动,忘了在相机里装上胶卷!</p>
那一群人听得“哈哈”大笑。</p>
虎永刚和宁静两人也是抿嘴而笑,然后悄悄地离开了。</p>
毕竟人家是专业的内行,自己这个外行看看热闹就该走了。</p>
很快车子就到了宗噶镇,虎永刚问宁静,“想不想到县城里面转转?”</p>
宁静想了一下,说道:“还是不进去了吧,这里的城市大同小异,没什么特别之处。”</p>
“对!风景在路上!”虎永刚笑道。</p>
车子穿过了宗噶镇,前行大约四公里,宁静忽然指着一块路牌问道:“老公,‘大唐天竺使出铭’,什么意思啊?这里有铭文?”</p>
“奇怪就去看看吧,反正看指示也不远。”虎永刚说着就转向了剪头指向的方向——阿瓦呷英山嘴。</p>
路倒是不远,但车子不能直接到达。</p>
站在路边就可以看到,阿瓦呷英山的石壁上好像刻有铭文,但下面有水渠和小河。</p>
好在也就几十米的距离,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去,果然看到崖壁上有字。</p>
崖壁大约有1.5米宽被磨平,离地约5米。</p>
上面的字是阴刻,有字的平面大约宽80厘米,因为下部被破坏(虎永刚猜测是当地村民炸山挖渠所致),高仅剩50厘米左右。</p>
石壁上的字面,用阴线细刻方框间隔,就像是一个个见方4厘米的方格,每个格子里面刻了一个2厘米见方的楷体字。</p>
上面的字密密麻麻,估计有20多行、300来字,但因多年风华,侵蚀严重,许多字已模糊不清,但顶上用隶篆所题的“大唐天竺使出铭”7个大点的字,却看得清清楚楚。</p>
再从文中“大唐显庆三年”的年号来看,这应该是唐朝时期的人所刻。</p>
虎永刚连猜带蒙地从现存的铭文中,看出了大概的意思:</p>
大唐显庆三年六月,大唐国势强盛,高宗皇帝继承太宗皇帝所开创的宏伟功业,一统天下之威。</p>
教化所致,达于四海。故派遣使节左晓卫长使王玄策等选关内良家之子数人,经过一年多的艰难跋涉,越雪山,过栈道,经小羊同之西出使天竺,因感征程多艰辛,边境风光之壮美,联想到东汉破匈奴于稽落山之后,尚有刻石勒功,记汉威德之举,而此行动倍于往,更当于此建碑刻铭,以记功德。</p>
“原来这记述的是唐代使节王玄策出使天竺,途中经过吉隆的过程啊。”虎永刚恍然大悟。</p>
宁静说:“我知道你喜欢文言文,把它拍下来,回去慢慢研究吧。”</p>
“我研究它干嘛?我只要知道这是一块唐碑也就可以了。”虎永刚笑道,“咬文嚼字,琢磨推敲,那是专家们的事情。”</p>
往回走的时候,他又自言自语道:“这王玄策的名字,怎么这么熟悉呢?”……</p>
www.mbeoge.cc。m.mbeoge.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