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以人为本(1 / 2)

“不知奉孝选择的明主是何人?当初他可是连袁本初都看不上啊!”杜袭好奇的问道。</p>

“两位不妨猜猜郭奉孝会选择哪位贤主!”荀攸高深莫测的笑道。</p>

“当年郭奉孝曾经评判袁本初,说他什么地方都好,就是不能任用贤才。袁本初只想要仿效周公礼贤下士,却无法真正任用贤才,所以计谋多端而缺乏要领,谋士建议多却不会被采纳。一旦遇到危难,很可能就会崩溃。</p>

这样看来,郭奉孝很可能会找到一位能任贤用能,善于听取属下意见并付诸实施的领导,非兖州曹孟德不可。”赵俨大笑道。</p>

“哦,伯然何以如此笃定此人就是曹孟德?”荀攸好奇的问道。</p>

“听闻曹孟德虽然拿下大半兖州,兖州许多名士也都在其麾下得到重用,但是曹孟德最信任的还是来自寒门的王猛和魏无忌,足以说明曹孟德用人不看家世门楣,注重才华和能力。</p>

又在王猛的辅助下,在兖州改革吏治,甚至许多平民百姓在他的治下,也能出人头地,这是古往今来都从未有过之事。在我看来,也只有曹孟德的这些行为能满足郭奉孝的需求。”赵俨慨然的叹道。</p>

“哈哈,不愧是伯然,竟然分析得如此透彻,公达佩服!”荀攸拱手说道。</p>

“时日不早了,今日就到此为止吧,伯然、子绪你们回去准备一下,三日后我们准备返回幽州!”荀彧强调道。</p>

“文若兄,为何如此紧急,难道幽州发生了什么大事?”杜袭紧张的问道。</p>

“那倒没有,但是如今公达是渔阳郡太守,我和刘伯安一起负责整个幽州的政务。史侯说过,了解百姓的疾苦,最重要的是亲自前往百姓生活的地方查看。史侯要求我和刘伯安每个月都必须有一人前往各郡县巡查,另一人则在蓟县处理政务。</p>

现在幽州人才稀少,并没有能替代我和公达的人选。我们已经出来半个月有余,渔阳郡好歹还有郡丞帮忙处理政务,我如果长时间不归,刘伯安只能留在蓟县处理政务,无法外出视察各个郡县,不利于我们对幽州百姓的了解。”荀彧正色的解释道。</p>

“原来如此,没想到史侯如此关心百姓的生活疾苦,真乃千古未有之仁君也!”赵俨不禁感叹道。</p>

“史侯说过,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八百年前就由春秋时期的齐国名相管仲提出过,但是千年来几乎无人能做到,这也是大多数百姓永远生活在苦难当中的重要原因,因为上位者并没有真正关心处于底层百姓的生活状况。”荀彧长叹一声。</p>

“没想到史侯年纪轻轻,不但有远超常人的思想,还能付诸行动,真是难能可贵,怪不得两位仁兄如此死心塌地的留在偏远贫瘠的幽州。”杜袭赞不绝口的说道。</p>

“现在的幽州可不贫瘠、穷困,等你们两位到达蓟县后,绝对会目瞪口呆,刘伯安和史侯麾下的幽州五郡之地的发展真可谓是日新月异。如果我们窝在一个县城一年不外出,很可能都会不认识那里了。”荀攸嘿嘿笑道。</p>

“听两位兄台所言,此次幽州之行,真令我们期待啊。”赵俨和杜袭同时说道。</p>

…………</p>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六月初十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