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旅旅长兼政委荆大刚,下辖1、2、3团,14旅旅长武勤、政委王林,下辖4、5、6团,15旅旅长兼政委丁伟,下辖7、8、9团,16旅旅长兼政委李云龙,下辖10、11、12团。</p>
警卫团由突击团改编,团长董江,骑兵团团长孙德胜,政委秦甫文,炮兵团团长沈玉林。</p>
团级建制下辖作战部队2300人,并对班、排、连、营的人员编制进行明确划分。</p>
步兵班:12人</p>
包括两个三人制的步枪组,一个三人制的机枪组,一个两人制的50迫击炮组(50毫米迫击炮1门,50毫米日军榴弹30发,手枪3具,手枪子弹60发)</p>
机枪组:机枪正射手、机枪副射手、机枪弹药手。</p>
步枪组:每人步枪1杆,标准步枪弹50发,手榴弹6枚。</p>
班长及个组长单独配备手枪。</p>
步兵排:40人</p>
下辖三个步兵班,加正副排长及指导员,另有通信员一名。</p>
步兵连:150人</p>
三个步兵排</p>
两个3人迫击炮组(60毫米轻迫击炮1门,60毫米迫击炮炮弹30发,手枪3具,手枪子弹60发)</p>
一个12人的炊事班</p>
连部:正副连长及正副指导员,文化教员一名,通信员三名,卫生员四名。</p>
步兵营:540人</p>
三个150人的步兵连</p>
营部:正副营长及正副教导员,作战参谋及教员、警卫员共计14人</p>
一个12人通信班,一个12人炊事班,一个12人的卫生队,营部直属警卫排40人。</p>
步兵团:2300人</p>
三个步兵营(540人)</p>
一个82迫击炮连,装备六门82迫击炮,共计108人。</p>
三个重机枪连,装备27挺马克沁重机枪,驮马27匹,共计324人。</p>
一个辎重连108人,一个团部警卫连108人,再加上炊事班,通信班,卫生队,还有团部干部若干。</p>
以上说的是作战部队,除此之外还有一定的辅助兵员,周维汉属意每个团应该再加上一个500人左右的补充大队,可以从地方武装中抽调。</p>
补充大队专门负责协助作战部队挖掘工事,运输补给,关键时刻补充兵源。</p>
以上的内容只是浮现在纸面上的,真正落实起来还有一定难度,就如荆大刚的13旅现今只有原直南军分区一团和独立一团、丁伟的15旅只有原来的279团和29团。</p>
唯有武勤的14旅有三团、冀南基干团,独立三团,李云龙的16旅有新一团、独立团和36团。</p>
为了保持战斗力,最好是将军分区的基干团直接提上来,但是这样一来会导致地方守备力量空虚,毕竟根据地才是发展根基。</p>
周维汉的意思是,原先各个军分区以及主力部队为了扩编而设置的驳杂番号进行精简,将人员充实到作战部队之中,能满编一个是一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