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老厂区时,车间的生产效率就已经突破了标准界限,可以说已经不是秘密了。</p>
可随着生产效率的稳步提升,销售部的压力就随之而来了。</p>
在生产效率和订单量的事情上,姜鑫与童欣欣聊了很多次。</p>
两人在各种数据上都进行过推算。</p>
以目前生产人员还未达到标配的人数来计算。</p>
再加上产品在操作难易程度上所导致的不同产出,故而将每日产出进行平均化。</p>
从而得出,车间每个月所得出的产能数量在2.5万台。</p>
新普每月固定的订单量,在姜鑫与勒一水的协商下,数量上目前已经追加到了1.4万台。</p>
考虑到订单下单到交付的周期,以及物料周期。</p>
销售这边,每月起码要保证有2万台的订单量。</p>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跟上车间的消化。</p>
而联鑫要发展要扩大规模,车间绝对不会一直保持现有的20多号人。</p>
如果人员从前加工到包装达到一条龙的满员配置呢?</p>
产能方面,在现有的基础上,最低也要翻上2倍不止。</p>
所以,销售每月新增的订单量,只能上涨,不能下降,不然人员无法扩充。</p>
订单量一旦减少,产线很可能就会面临停线的状态。</p>
当然,也可以灵活操作,以控制加班的方式来维持车间运行的均衡性。</p>
但这并不是姜鑫想要看到的。</p>
他要看到,每个员工在联鑫付出后,能得到比其他公司,更高的薪资。</p>
对于姜鑫的打算,童欣欣是完全清楚的。</p>
他想要整个车间的拉线上能坐满人。</p>
而童欣欣对联鑫的要求,实际上并没有姜鑫的那么高。</p>
她觉得,现在的联鑫,一直这样保持下去就挺好。</p>
可当面对姜鑫的积极,以及那不满现状的状态时,她无法提出自己的看法。</p>
她甚至张不开这个口,渐渐地也为自己所产生的这个念头而感到惭愧。</p>
她只有不断地调整心态,全力的去支持姜鑫,配合他,让联鑫能达到他所想要达到的规模与高度。</p>
想到姜鑫的话,她跟在他的身后,一边朝拉尾走去,一边环顾着车间内所有的拉线。</p>
同时心里也开始计算了一下人数。</p>
如果整个车间坐满人的话,起码要在200人以上。</p>
一想到人员数量,那与之相关的产能,在大脑里几乎是呼之欲出。</p>
而得出的结果,也顿时让童欣欣感到了极大的压力,甚至脑仁有些隐隐作痛。</p>
姜鑫来到刘沐雪面前,询问了一下制程上的问题。</p>
刘沐雪对姜鑫反馈道:“产线上的制程问题很少,现在这款在做的产品不良率一直控制在3%以下,相对来说,来料不良反倒比较多。”</p>
一听到来料不良比较多,陈芳芳立马就快步走了过来,对刘沐雪询问道:“分别都有哪些来料不良?”</p>
“喇叭无声,壳料脏污,液晶屏上有黑点异物,擦不掉的那种,这些来料批次日期我看了一下,都是上个月的。”</p>
刘沐雪负责巡检,成品抽检,同样也负责来料检验。</p>
对于这一点,陈芳芳自然知道,她语气温缓的问了一句:“来料检查的时候有没有发现?”</p>
“有发现。但都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p>
“数量上不大是吧?”</p>
“嗯,不大,这些并不是批量性的问题,但与制程问题一比,就大了一些。”</p>
陈芳芳点了点头,问道:“这些物料的不良数量,不会影响交付吧?”</p>
“问过杨远镇了,仓库内还有。晚点我会在这些物料上贴上不良标签,让王众打退料单,去把料补回来。”</p>
“好,我这边会联系供应商,让他们下次来料时根据不良率补一些备品过来。”</p>
生产,品质,仓库。</p>
三个部门分别在王众,刘沐雪与杨远镇的配合下,在达到了不分你我相辅相成的同时,又各司其职的相互约束监督着。</p>
对于他们在工作上沟通的问题,姜鑫从没担心过什么。</p>
听着两人的话,姜鑫朝身后看去一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