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孑计划着找胡不为出几本关于修仙的话本的时候,御书房里也差不多已经商议到最后,结果跟李孑预想的差不多。</p>
能登上高位的,没有蠢人,自是全都点了头。</p>
成佑帝看着呈上来的刚刚草拟好的圣旨,果断拍了板。</p>
“行,誊写下来,昭告天下。”</p>
丞相在一旁忍不住提了句醒:“陛下,南越那边,可要发一份国书过去?”</p>
这几年,随着中秦愈发兵强马壮,南越已经隐隐有俯首称臣的意思。</p>
双方虽然自觉心照不宣,但南越方到底没有递来归顺的国书。</p>
成佑帝沉吟了片刻,“发一份过去吧,由礼部官员亲自携国书前往,以表重视。”</p>
丞相长揖到底,“陛下宽仁!”</p>
李孑知道这事的时候已经是礼部携国书准备前往南越的前一天。</p>
她写了一封信,夹在了国书里面。</p>
礼部官员看着上面写着的‘南越摄政王傅秋昭亲启’,默默把信和国书收好。</p>
他啥也不敢问,啥也不敢说。</p>
**</p>
年节到来的时候。</p>
距离雍京城最近的清河县。</p>
一大早,响亮的锣声把百姓们从睡梦中叫醒。</p>
打着哈欠拉开房门,就见街上穿着官府的衙役手持一柄铜锣,走几步敲一下,接着喊道:“辰时正,还请诸位乡亲们去县衙前的广场上集合,县令大人会在辰时一刻,颁布陛下圣旨。”</p>
声音渐行渐远,打开门听着这句话的百姓们不由得揉了揉耳朵,“圣旨?陛下跟咱们这平头老百姓也颁圣旨了?”</p>
“说不定有啥好事呢!”一人说着忍不住拍了拍额头,“哎呦,我得赶紧去叫我家那口子起床做饭去,可不能晚了时辰。”</p>
其他人一听,也失了聊天的兴头,匆匆折身回了家。</p>
不一会,家家户户的屋顶上,冒起了袅袅炊烟。</p>
匆匆吃完早饭,百姓们又换上准备过年时穿的新衣裳,赶在辰时之前,匆匆出了家门。</p>
还未到辰时正,清河县县衙门前的广场上已经挤挤挨挨站满了匆匆赶来的百姓。</p>
遇见相熟的,免不了说上几句话。</p>
整个广场上熙熙攘攘好不热闹。</p>
“二狗家的,你猜陛下颁的圣旨上会写啥?”</p>
“这我哪知道,不过这大过年的,应该是好事吧。”</p>
“还别说,我也这么想的。”</p>
······</p>
快到辰时一刻的时候,县衙的大门从里面轰然打开,先是跑出来两列穿着官府面容肃然的衙役,排成一排站到了广场上那座临时搭建用来讲话的高台前。</p>
人群中的说话声慢慢低了下去。</p>
到最后彻底安静下来。</p>
辰时一刻正。</p>
县衙里走出两个人。</p>
百姓们探头望过去,就见他们的县令大人和师爷一前一后朝他们走过来。</p>
县令大人手里的托着的,正是一面明黄色上绣金龙的圣旨。</p>
众人的目光跟随这他们的县令大人到了高台上。</p>
师爷上前调整了一番用做扩音的铜制喇叭,点点头,“大人,可以了。”</p>
清河县县令轻咳一声,上前一步。</p>
“百姓们听旨。”声音通过喇叭,顿时扩散出老远。</p>
百姓们忙弯膝下跪,支起耳朵仔细听来。</p>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得闻上天示意,天地异象是为上天馈赠·······”</p>
洋洋洒洒一大段,跪在台下的百姓们一小部分听懂的,这会表情震惊又惊喜,另一小部分听得半懂不懂的,只知道有好事,别的不说,那一声‘奖励’他们听得可清楚了。大部分没有听懂的,这会一脸茫然。</p>
“钦此!”</p>
清河县县令合上圣旨,咽了口口水缓解了下有些干渴的喉咙,“诸位百姓都起来吧。”</p>
等到百姓们都站起来了,县令一点都不例外看到大多数百姓脸上的茫然,朝广场一角招了招手:“佟教谕,有劳了。”</p>
广场角落处,一位夫子打扮的中年男子点点头抱拳遥遥拱了拱手。</p>
清河县县令这才开口道:“本官知诸位百姓中大部分都没有听懂陛下圣旨中所言,现在未曾听懂的百姓,接下来可以去往县学处,向佟教谕和县学学子们请教。大家也不要想着不懂装懂,本官明日起会派衙役前往各街道大诸位家中进行抽查,若有抽查不合格的,定严惩不贷。”</p>
这话一落,一些准备浑水摸鱼的顿时收了转身回家的心思。</p>
广场上的人渐渐散开,转而是距离县衙不远的县学,开始人满为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