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为您提供最快更新!
之所以会有这种前提出现,其实是与近两年的远东地区国际形势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然造成这些变化的根源,都是来自于海汉历次对外战争的结果。
在海南岛南北两个方向跨度达数千里的范围内,海汉军的战绩已经充分证明了自己的战斗力。不过对于海汉所选择的武力打击对象,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特别是与海汉关系密切的几个军事盟国,一直都在私下建议海汉应该将大明作为军事扩张的首选目标。
以大明为目标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在海汉占领了海南岛全境之后,大明与海南就仅仅隔着一道狭窄的琼州海峡而已。以海汉的跨海作战能力,没有人会怀疑类似雷州半岛、珠江口之类的地方会在很短时间内就被海汉军攻占。而这些地方的官府早就被海汉渗透收买,抵抗的意愿说不定还没民间的地主武装强烈。
不管是从作战难度还是军费开支的角度来看,将这些地方作为对外扩张的首选,海汉所获得的收益无疑要比劳师远征大得多,战后消化这些占领区的速度也会快得多。
当然怂恿海汉对大明开战的这些国家,也不会单纯地在旁边看热闹。像这种必胜无疑的战争,只要跟着海汉去就能稳捡钱,一旦开战肯定会出兵协同作战,以求能在战后分到一杯羹,哪怕是能在广东海岸上分到一两个专属的港口,那也是极大的收获了。
但大明与海汉在去年达成了外交协议,并正式建立了官方层面的外交关系,这对于想要跟在海汉后面捡便宜的观望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他们知道既然海汉主动与大明建交,那么再撕破脸的可能性就不大了。而如果谁要想绕过海汉与大明开战,那后果很可能会极为严重——远在辽东的后金国就是极好的范例了。
就在所有人都逐渐对这件事失去期望的时候,海汉却在今天这个场合开始分头调查这些盟国的意见,是否能保证在海汉与大明发生军事冲突的状况下坚定地站到海汉一方。虽然尚不明白海汉这个措施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但所有被问及的人都将此看作了一种征兆——海汉或许已经在认真考虑与大明交战的计划。
毫无例外,被海汉高官问及的所有人都选择了站在海汉这边。就连过去一直被视为大明最忠实的藩属国朝鲜,李希在犹豫了半晌之后也还是点了点头,表示愿意遵从海汉的意愿行事。
李希倒不是要主动选择背叛大明,而是他明白海汉人出的这道题根本就没有给他留下选择的余地。陶东来先前当中所说的话已经很明白了,海汉只有两种外交关系,一是伙伴,二是对手。
如果不选择站队到海汉这边,那就自动成为了海汉的对手,而以朝鲜目前的国力,要当海汉的对手还真有点不够资格。海汉都不用发兵去攻打朝鲜,只要稍稍示意一下后金,把辽东这边的局势松一松,借着后金的手就能灭了朝鲜。
朝鲜小朝廷对于这样的形势也看得很清楚,在指望不上大明的情况下,海汉就成为了朝鲜唯一能够抓住的救命稻草。至于说朝鲜到底应不应该像过去两百多年那样继续向大明效忠,李希认为首先得让朝鲜国继续存在下去,然后才能来探讨该向谁效忠的问题。而朝鲜现在想要活下去就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抱紧海汉的大腿。
不管李希是否乐意,他也只能选择向海汉妥协,总不能让朝鲜夹在这两个强国中间当了炮灰。
而对于这个站队持明确积极态度的,便是安南、葡萄牙和荷兰了。安南自十五世纪初开始便与大明交手不断,早就对北方接壤的云南、广西有所图谋,巴不得海汉出来牵个头,便跟在后面一路打过去。
葡萄牙和荷兰则是殖民国家的传统使然,只要能够在远东占领土地,特别是大明南方诸多的港口,他们并不介意派出武装部队随海汉一同进入大明境内作战。相较于热衷推广国际贸易体系的海汉来说,大明的自我封闭实在让这些西方殖民国家难以适应,如果不是顾忌海汉的存在,这两国只怕也早就有对大明动武的心思了。
至于其他一些南海国家,虽然迫于大明的积威,不敢轻易表态,但相比已经基本放弃南海的大明,海汉才是他们当前最为敬畏的对象。前不久跟海南岛隔着整片南海的西班牙人都被海汉军撵上门去打了个落花流水,连经营了大半个世纪的马尼拉城都丢了,谁还敢在海汉人面前说个不字?
于是在大明使臣费策贤尚未觉察的情况下,海汉这边很快就已经完成了对各国使节的意见统一,如果两国开战,那么这些国家都将会站在海汉一方,放弃对大明任何形式的支持。
所有人都认为这是海汉战前准备工作的一部分,甚至也包括刚刚被宁崎告知这一状况的费策贤在内。当他听宁崎主动坦承了这样的安排之后,差点就又没克制住情绪要跟宁崎吵起来。
宁崎一边替费策贤斟满酒杯,一边说道“费大人不用慌张,我把这事告诉你,就是想让你知道,我国其实并无恶意。”
费策贤气得嘴唇直打哆嗦“你……你们这样还叫没有恶意?联合诸国攻我大明,觉得我国软弱可欺是吧?”
宁崎解释道“眼下想打贵国主意的人太多,为了避免局面失控,所以干脆便由我国来出这个头。今后谁再想跟大明过不去,那就是相当于要从我国手里抢生意了,有这种想法的人自然要多掂量掂量后果。说白了其实也是变相保护贵国,费大人明白了吗?”
“好一个保护!”费策贤气急反笑“我看称之为保护不太贴切,不如说胁迫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