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9章 突发
也得承认,刘一琳上任鲁市市长,对夏想而来,确实大有裨益。以前和李童关系也不错,但李童身为当地人,又有主见,除非需要惊动省委的大事,否则一般事情不会出面告知,更不会找他商议,听他拿主意。
也正是刘一琳今天的早饭交流,才让夏想在接下来的事件之中,掌握了主动,抢占了先机。
崔百姓准备全面撤离齐省的消息传出之后,上下震动!
周鸿基更是大为恼火。
但站在崔百姓的立场之上,走,才是上上之策。
不走还能怎么着?朱振波死了,汤世诚和解少海翻供,到现在还没有让两人改口,诚然,作为多年的老纪委,崔百姓有的是办法让汤世诚和解少海再改口风,但在摸清了齐省的水深浪大的现状之后,在朱振波之死的前车之鉴面前,崔百姓没有必要非要为了扳倒何江海而将自己搭了进来。
三十六计,走,永远是上策。
崔百姓说走就走,也是一个做事干脆利索之人,和当年的崔向相比,确实高明了许多,因为他知道,再不走,恐怕就身陷旋涡之中了。
却没想到,还真是走不了了。
一早他就向邱仁礼辞行,然后礼节性和周鸿基打了招呼——虽然昨晚已经谈过了一次,但当时他并没有明说今早就全面撤退——周鸿基当时就愣在了当场。
崔百姓和周鸿基之间虽然认识,但交情谈不上,他只是淡然地和周鸿基握了握手,说道:“鸿基,你多保重。都说京城米贵,白居不易,要我说,齐省风大浪高,想要安稳,不但要有好身体,还要有长远的眼光,学会提前躲避风雨。”
崔百姓话里有话,周鸿基当然听得明白,但此时他哪里还听得进去,因为崔百姓选择在此时收兵回京,等于宣告了他的计划的全面失败!
他怎能甘心!
昨晚在和京城方面通话时,尚未听到中纪委方面就崔百姓的去留做出指示,怎么说走就走了?他已经着手准备反击了,省委调查组关于朱振波自杀的结论已经公布,证明并非死于刑讯逼供,中纪委洗清了嫌疑,正是大举反击的好时机,为什么要走?
凭什么要走?
难道就不能反败为胜?崔百姓怎么就没有一点信心?
周鸿基心中的不甘、失落和不满可想而知,他还想开口劝崔百姓几句,不料崔百姓似乎早就预料他有此举动一样,拍了拍他的肩膀,不等他开口,转身走了。
周鸿基一瞬间大脑一片空白!
等崔百姓离开很久,他才想起什么,不顾现在还很早,拿起电脑打向了中纪委。
在通话几分钟后,周鸿基颓然无力地放下电话,心中无奈而沮丧的接受了现实——是呀,崔百姓前来齐省的正式说法是调查潘保华案件,虽然受命暗中调查何江海的问题,但何江海案件毕竟没有正式立案,崔百姓自己完全有权决定是去是留,不必非要听从中纪委的指示。
难道说,何江海逃过一劫,可能要逍遥法外了?难道说,他费尽心机,最终只能接受一个不了了之的结果?离了夏想,他真的踩不死一个何江海?
更让他拿不定主意的是,关于下一步何去何从,上面没有进一步的指示精神,是想对何江海放手了,还是缓兵之计?如果放手,汤世诚和解少海的案件,是不是就可以结案了?
周鸿基一脸灰白,坐在椅子之上,半天动弹不了半分……
随后,召开了一次小范围的会议,崔百姓正式宣布中纪委在齐省针对潘保华同志的调查,圆满完成,他对齐省省委、省纪委对中纪委调查工作的配合,表示感谢,同时对在调查过程之中意外死亡的朱振波表示遗憾,并对家属表示慰问。
崔百姓表示,他回去之后会请示中纪委,关于抚恤金问题,一定会给死者家属一个满意的答复。中纪委在朱振波同志的死亡上面,负有一定的责任,事实就是事实,不容回避。
最后,崔百姓代表他个人向朱振波同志的家属捐款一万元。
夏想在下面看了暗暗点头,真是一个事无巨细、处处不留把柄的老官场,崔百姓临走之时,还能将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考虑在内,他的做法,有值得他学习的地方。
出于真心也好,作秀也好,总之于情于理,崔百姓让人无话可说了。
既然崔百姓带头捐款了,在座的省委领导也不好不表态了。邱仁礼也当即表示个人捐款八千元,孙习民七千元,夏想六千元,其余省委领导依次类推,都各有表示。
比起上一次中纪委来齐省,最后在一场大雨之中狼狈收场完全相反的是,崔百姓一行离开的时候,不但天气晴好,而且他及时收手,同时又做出高姿态的告别,赢得了不少人的好感。
送行的队伍就很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