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勒纳正在逐一核对被捕人员身份,每核对一名对象,则从“代工”中找出一位工作对口的人暂时代替其现有的工作。因为埃里克曾严正声明,这次运动不能让联邦政府机关工作停摆,所以才有了这么多一对一的对口“代工”出现。</p>
该抓的人都抓走了,但总理府仍然还是有那么多的工作人员,汉斯·路德面对这么多的“代工”、有的甚至还是部级“代工”,只得先召开紧急会议,目的是彼此先熟悉一下,然后让这些“代工”们明确自己的工作岗位,早日进入正常工作状态。</p>
这种惊心动魄的场景不止在柏林出现,而是在整个联邦国家境内到处都在同时上演。因为准备的充分,且出其不意,很多原本要铤而走险的人都没来得及行动就被国民警卫队员制服了。</p>
这些被捕的人大都被国民警卫队迅速转移,异地关押,地方监狱人满为患,就临时送进了各地的军营。</p>
被监禁的人不用考虑吃住的问题,监狱的环境比建国初期好了不少。虽然天气慢慢寒冷,但厚厚的棉被都已经准备得非常充分。军营里也是一样,“犯人”们在吃的方面与监狱没什么两样,但每天可以趴在窗口上看士兵们出操。</p>
比起监狱里终日不见光阳的“犯人”来说,暂时关押在军营里的“犯人”算是再“幸福”不过了,至少他们每天能观看到日出日落的自然美景。从窗口眺望远方,能看到密密的铁丝网,还有各个角落的岗楼以及交叉分布的机枪火力点。</p>
按照格勒纳的计划,全国上下一盘棋,抓捕命令一下,整个行动随即在全国同时展开,仅仅几个小时,全国顺利收网。因为行动处于保密状态,媒体均没有跟踪采访和报道。少数几家新闻单位了解一点粗枝大叶的情况,但因为没有得到政府部门的证实,也没有冒然撰写新闻稿件。</p>
虽然人们都不太相信这些人是因为叛国罪被抓,但既然被抓了,肯定有被抓的理由,就连“犯人”的家属们也慢慢地接受了这一点。</p>
除柏林市区分散的几十个审判庭外,各地也设置了相应的审判机关。根据联邦法律相关程序,检察机关将首先收集整理好每一位“犯人”的犯罪事实,准备好起诉材料,然后正式下达批捕令。</p>
11月15日,每一位“犯人”都“按程序”收到了批捕令,检察机关的《起诉书》也同时送达了各地的法庭。</p>
11月17日,迫于外界质疑的压力,联邦大法院只得主办了一次以总统慕僚长、国家宣传办公室主任出席的新闻发布会。因为座位有限,仅有部分主流媒体被允许现场采访和录像,其余的人都是来自各阶层的民众代表。</p>
作为主审法官和陪审人员,他们都在默默庆幸自己还有机会堂而皇之地坐在高堂上审讯台下的犯人。在这场政治斗争中,他们不费一枪一弹,不费吹灰之力就牢牢地坐稳了神圣的交椅,而有的人甚至还官升了几级,这都应该归功于选边站队聪明之举。</p>
他们或感谢那些“不会站队”的人,也或许应该庆幸自己选对了自己的阵营。在这场“政斗”中互相扯皮那么多年,现在总算尘埃落定,因为自己是属于总统的人,所以就应该高枕无忧。</p>
在新闻发布会上,为这些“犯人”定罪和负责抓捕的“始作俑者”坐在会场的主位上,宣读着抓捕犯人的理由和证据,甚至大声号召德意志联邦的所有民众同仇敌忾,与那些“犯人们”划清界线。</p>
11月18日上午,退出仕途后的麦克斯第一次走进了汉莎宫,他要总统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因为他不相信那些所谓的阶下囚真的是因为“判国罪”而锒铛入狱,而一定是格勒纳在排除异已。</p>
麦克斯相信埃里克不会主导这一切,因为埃里克根本就不是这样的人。所以,他把所有的责任一古脑全怪在格勒纳的身上。</p>
安娜塔知道麦克斯的份量,只好恭恭敬敬地把他领进了总统的办公室。然而,当麦克斯看到总统去向牌时,这才发现上面工工整整地书写着“总统视察法兰克福”。</p>
麦克斯顿时气急败坏,转身离开了总统府。</p>
(https://www.yqwxw.cc/html/114/114605/24549429.html)</p>
www.yqwxw.cc。m.yqwxw.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