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乾隆?钱隆!(1 / 2)

所有人齐刷刷摇头。</p>

“不清楚!”</p>

你光说评价,什么例子都不举出来,这大家谁能知道你在说什么?</p>

前面的那些皇帝,多少都有个后世之人来多嘴评价,从而引出些许行事做派可窥见其手腕功绩,但乾隆年代是最靠后的,评价又这么高,皇帝模板这种话都出来了,要是不说得更清晰点,谁能服气。</p>

最最最重要的是,这是个鞑子皇帝!!!</p>

朱家人尤其不服气!</p>

雍正能弄出摊丁入亩,算他牛逼,也够得上宋慎先前评他的那句“天下人的皇帝”,但这乾隆算哪根葱啊。</p>

政绩呢?功绩呢?厉害手腕和政策呢?你说他不像个人,那得再多说点他为啥不像个人吧。</p>

宋慎:“……”</p>

好好好。</p>

他脑袋上青筋一冒,在电脑上把乾隆年间的大事翻了一遍,然后深吸一口气,开口。</p>

“行,那我今天好好跟你们掰扯掰扯。”</p>

“既然你们非要我说個一清二楚的,等会儿说到下课都说不完的话,也别怪我没功夫讲卷子了。”</p>

除了还对考试之事一无所知的交流生胤禛之外,其余的帝王将相心里瞬间浮现出了老大一股子不祥的预感。</p>

等等。</p>

之前宋先生评价他们这些皇帝的时候,难道不是三五句话就将例子给说完了吗?</p>

纵然秦皇汉武等人功绩卓越,所作所为可以洋洋洒洒写一整本书,先生不也没有说太多具体内容,只是将重点放在了引导他们如何改革之上吗?</p>

如今乾隆人都不在这儿,他爹雍正也只是询问一下此人当皇帝当得如何,怎么就要耗费一节课的时间来说明举例了……这不科学!</p>

看到他们脸上五颜六色的表情,宋慎嗤笑一声:</p>

“要举例说乾隆,你们不会以为十分钟就可以说完了吧?”</p>

“秦汉唐明,你们这几个朝代都有更往后的人能补充说明,具体的历史当然不需要我多说,自然有人会主动提及。而大清,除我之外没人知道后续,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本来就有其特殊性,加上他们以小族治大国的身份,那就更加复杂了。”</p>

“你们问问胤禛同学,如果要评价他爹康熙的是非功过,是不是半天都说不完?康熙八岁登基,在位六十一年,享年六十九,他在皇位上坐了那么多年,期间还有九子夺嫡这么劲爆的事情,一节课怎么可能说清楚。”</p>

“而乾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享年八十九,是我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p>

“伱们非要我说他,我花两节课讲都不为过!”</p>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时代不一样。”</p>

“我先前将雍正类比朱元璋,只是说他对于官场下手的狠辣程度;将乾隆类比刘彻,也只是在说此人对于朝局、军政的掌控欲登峰造极。这两个例子都不代表其功绩真能堪比汉武明祖,因为根本没有办法去比,那根本就是在关公战秦琼,抛开了一切场外因素,比较起来没有任何意义。”</p>

“要说起来,从明朝,从朱元璋开始,皇帝就越来越难做了,经济制度、社会势力、周边国家关系这些问题的困难程度都是翻了几百倍地上升,到了清朝那情况就更加复杂。”</p>

“明清的皇帝需要面对的破烂事情、需要掌握的知识,比秦汉时期不知道要多多少。皇帝五天十天上一次朝,搁在以前可能还算是勤政,放在明清那就是正儿八经的昏君;远古时期挖个沟能叫治水安民,明清那会儿百万两银子砸下去修河堤,人力物力脑力耗费无数,连史书都上不去,何况是典故?”</p>

“放在雍正的继承人位置上,乾隆做的事情无可厚非,他爹把路给他铺得平平整整,所以他可以将事情做得不错。”</p>

“可是若把乾隆皇帝放在清末,他或许可以凭借手腕改改大清的命,但那也只有三五成可能。更大的可能性是,由于没了雍正这个好爹给的家底,没有经历过真正的考验,一辈子只打顺风稳赢的局,他的自大狂妄会导致大清加速覆灭。”</p>

“刚才朱元璋同学说得很好,时移世易,有了康熙的眼界格局,有了雍正对于朝政的精确把控,再加上那副天生的、要把所有权力攥紧在自己手里的巨大欲望,和一颗聪明脑袋,乾隆才能做到他想做的一切事情。”</p>

“更具体的操作,我现在来细说。”</p>

教室里静悄悄的。</p>

大家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p>

清朝的情况,跟历朝历代都不一样……那似乎是一个,与他们想象中全然不同的朝代。</p>

一节课,真能说完么?</p>

有人想要反悔,但是又不想错过后续可能听见的重要信息。若是能再来一个摊丁入亩的方略,评卷这件事往后挪一挪也没什么。</p>

大家为了积分那么拼,不就是希望得到能让国力强盛起来的法子吗?</p>

积分可以兑换各种各样的奇术,可这个年代最晚的清朝,各种方针策略和发明,说不定也不差……</p>

宋慎没有理会他们现在的复杂情绪。</p>

既然刚才他们都已经把自己给架起来非要听乾隆的事情了,那今天这节课用来讲乾小四也没什么,反正一群人的国策本身也不可能那么轻易地讲完,如果再添上乾隆的操作,说不准他们对自己先前定下来的国策会有更多的思考。</p>

总之,他只是一个大专出身却莫名其妙当上了清北班老师的家伙,照自己知道的事情把课讲明白了就成,其余的……让这帮尖子生自己挠头去吧!</p>

“乾隆所作所为,将雍正,也就是胤禛同学留下来的大清潜力,甚至是华夏两千年来的外儒内法的精髓都给榨干了。十二个字——”</p>

“军农为本,文化独.裁,钱权合一。”</p>

“不算民间的征发,他在位期间,军费达到了一亿五千多万两白银。”</p>

“征用民夫一百三十万,二十六年间源源不断的将物资投送到千里之外的战场上,甚至雪山草地、高原反应都拦不住他。噢,高原反应就是你们理解中的吐蕃气障。”</p>

“除了咱们班上让天下户口减半的汉武帝刘彻同学,其余各位同学恐怕都难以望其项背吧?”</p>

“军费,只是其一。”</p>

宋慎点了点电脑,将自己找出来的乾隆军费统计表给翻过去,而后又道:</p>

“他亲自研究西域的历史、地形、宗教,给自己派出去的将军写锦囊妙计,除了没亲征,他堪称亲力亲为……”</p>

说到这里,有人忍不住了。</p>

朱元璋豁然起身,直勾勾盯着宋慎问:</p>

“先生,他干这么些事,打这么多年的仗,银子从哪来的?没人谏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