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余五百亩的土地,每亩要交一两银子的“额外税”?
朝廷这不是明摆着要抢咱们的地?
天下官员也震惊了。
俸禄提升到原先的三倍?皇恩浩荡,皇恩浩荡啊!这下终于可以不用为钱发愁了,终于可以体体面面当个官了。
等下,那什么又叫三权分立?
说的是县太爷好像不管断案了?这算什么说道啊?县太爷不管断案那还叫县太爷?
全国的商人们也震惊了。
啥叫税契,那玩意不是买卖房子时才有的吗?怎么卖个盐甚至卖个包子都得有了?
和预料的一样,全国乱成一片!
新政当中,有太多东西是百姓乃至官员所不理解的东西。
秦书淮紧急培训了几百个新政宣讲官,经过半个月的全封闭高强度培训后,派向全国各地进行宣讲。
就这么一直到了五月初,足足花了两个多月时间,才让长江以北的大部分百姓弄明白新政到底是怎么回事。
好容易把事情说通了,但是麻烦又来了。
好些个佃农、赤农、自由农户,找到乡绅里正写了“陈情书”送到衙门,“陈情书”上先是把崇祯狠狠地夸了一遍,说他是千古不出之第一大仁君圣主,百姓们对皇上的“仁政”之举感恩涕零,但最后又委婉地表示,皇上减赋他们欢迎,但是身为大明子民,他们不能不交赋,否则朝廷没钱没粮,大明凭何而安?军队凭何而守天下?
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那叫一个义正言辞,慷慨激昂,然后下边还按了密密麻麻的一堆手印
几经周折后,“陈情书”交到秦书淮手里,气得秦书淮哭笑不得。
怎么个意思?不收你税你还不乐意了?
然而,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可爱之处。
这个时代,做人凭良心!
后世常说人心不古,那么“古”时的人心是什么样子的?
秦书淮认为,大概就是这样,凡事凭良心!
朝廷这些年为了保国安民,殚精竭虑,安国公等一大批“好官”带着无数将士血洒疆场,他们看到了。
眼下天下初定,朝廷为再启盛世,让大家伙儿过上好日子,不断减赋,他们看到了。
所以,他们也想让朝廷好过些!
他们觉得,让朝廷好过的方式,就是交税——只要别像以前那么沉重,适当的税他们认!
可这特么也太实诚了!
如果连农民都对这个新政有“异议”,那还让秦书淮还怎么搞?
说真的,秦书淮听了想打人。
果然,这个势头一起来,大批官僚趁机上书,直言新政的种种弊端。
矛头自然不会指向给他们加薪的事,而是指向分权,以及向大地主收“额外税”的事。
崇祯和秦书淮在这个关键时候也不会手软。
第一个月,崇祯收到一百二十三个大小官员的联名奏疏,妄议新政之弊。
他立马把奏疏全部转给秦书淮,要秦书淮酌情办理。
秦书淮二话不说,马上在这些官员的京察考核上写上大大的“浮躁”两个字。
明代京察时,对官员的考核评语是很讲究的。一般而言,被发现任上有过错但不大的,会被评上“不谨”两个字。得到这两字评语的,对不起,你可以辞官回家了。
但,这还是轻的。
最严重的就是“浮躁”二字。
得到这两个字评语的,你连辞官的机会都没有,而是立即就地摘去乌纱帽,并由锦衣卫押往京城三司会审。
结局很明显——不但丢官,还得脱掉一层皮!
按程序,评语下定之后立即发内阁审议。内阁首辅孙承宗自然对此无异议,随即通过。
之后就是锦衣卫的事了。
锦衣卫的效率很高,二话不说就从各地拿了这些官员,押送京城。
秦书淮替崇祯表明了新政势在必行,绝不妥协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