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陆宇则是要继续留在冀州,攻打袁绍。
不得不说,袁绍不愧是群雄早期的第一霸主,袁家更是底蕴深厚,连番败绩之下,依旧能够稳住阵脚,并且从冀州各地,获得本地豪族世家源源不断的资助。
在这个时代,门阀的力量还未达到顶峰,却也初显峥嵘。
他们掌握大量的土地、人口,私铸甲兵不说,甚至在各地建造拥有防御能力的坞堡,公然对抗朝廷。
这种军民一体的防御设施,是宗族和乡党与官府讨价还价的筹码,也是皇权不下乡的根本原因。
一旦朝廷颁布的法令,不符合世家和豪族的利益,那么别说征兵了,地方官府连收税都不一定能顺利收得上来,而统治者也会被文人冠以“不得人心”之名。
比方说现在,陆宇在冀州,就很明显的“不得人心”。
冀州本地的世家和豪族,他们不敢公然造反,却可以支持袁绍,给兵给粮,让他和陆宇拼命。
几日后,军帐内,众将齐聚一堂,都在读着由荀攸发下来的情报资料。
而人群中,荀攸又看了几份来自兖州的新情报,将搜集到的消息整理汇总之后,才看向陆宇:“主上,袁绍军主力坚守不出,却派游骑四处散布消息,更与黑山张燕暗中结盟,决意要采用拖延战术了。”
“袁绍还没醒过来吗?”
“据说已经苏醒,不过仍是卧病在床,难以主事,军政大权,全部交由审正南处理。”
“审配啊,当真是麻烦的人物。”
荀攸的回答,让陆宇忍不住揉了揉眉心,没想到倒了袁绍,反而让局面变得越来越困难了。
赵云也忍不住说道:“幸好此前一战,彻底消灭了铁骑营,还俘虏了敌将颜良,否则现在的麻烦还会更大。只是我军兵力不足,难以对冀州进行有效控制,此点不得不让人顾虑。”
出身中山赵氏的赵云,对本地的情况最是熟悉不过,更加知道,河北之地的民风是何等彪悍。
以陆宇所推行的政策,除非加入到了洛阳的生产体系,否则不可能接受得了朝廷新政,反抗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荀攸和郭嘉此前在伏牛岭,挫败了袁绍军的求援之计,却未能彻底摧毁冀州本土势力的抵抗意志,他们化整为零,通过各种方式,给予邺城支援,帮助审配稳住了阵脚。
而张郃作为统兵大将,没了颜良文丑的压制,也彻底展现才能,将邺城守得铁桶一般,稳如泰山。
不仅如此,昨日傍晚,原本宣布服从朝廷政令的武安城,忽然宣布改旗易帜,被袁绍麾下部将吕匡威率军占领,更以此为节点,获得了黑山黄巾军的支援。
“子龙,武安如今是何状况?”
陆宇此时没有在原本的问题上继续深入下去,而是指着沙盘上武安的所在对赵云询问起了详情。
“禀主上,除了下发各营的军情之外,合所部距武安最近,也曾派人细探此中动静,如今武安守军不过八千,以乡勇居多,精锐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