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化,庸,则是被徐灵分别赐予了虎狼勋章和双剑勋章。
这两个勋章,一个是用来鼓励指挥出色的将领,一个则是用来鼓励作战勇猛的将领。
高化获得勋章名副其实,而当徐灵将双剑勋章赏赐给庸时,却得到了些反对的声音。
“君上,此战庸作战勇猛,姜欢的指挥功劳,也是很重要的,臣认为,更应当授予姜欢一枚虎狼勋章。”
“臣附议。”
徐灵不动声色,等周围一圈的人都表态完毕,才慢悠悠说道:“确实该赏罚分明,姜欢指挥有功,寡人决定授予高欢虎狼勋章,并将之平调到隆北县任事,撤掉姜欢上尉职位,不再留任军中。”
这话一出,众人都是有些惊讶。
但是对于姜欢来说,这不是什么坏事,反而是好事。
姜欢是左丞相的族人,任用文职的话,反而能到更多照拂。
最近左丞相的势力有些太大了,让他很不满意,一是借此拔除左丞相在军中的钉子。
二是借机提拔底层的庸,并让高化和庸同时受封,减少争议。
“另外,寡人提拔庸为少尉,提拔高化为中尉。”
众人又是一惊一乍,今日国君的安排,有些不同,让他们有点捉摸不透。
若按庸此时的功劳,其实赏赐并不算过分。
但是他毕竟是个黎庶,是没有自己姓氏的,这个时代想实现阶层的跨越,是极为困难的,而平民想和贵族平等相处,更是不可能。
即使庸的功劳卓著,他们也不能接受。
“不过是一次小胜,如此猝然封为高位,恐怕不妥。”
众人纷纷附和。
朝堂之上和军中几乎都是贵族,自然没有愿意帮庸说话的。
徐灵的态度更是坚决。
“君无戏言,诸位是想让我食言么?”
众人这才颇为为难的停了下来。
勉强算是接受了庸的任用,但是都显得有些担忧。
之前徐灵提拔姜正,没有问题,他是姜氏的旁支,即使政见不同那也是自己人。
徐灵提拔高化,也可以接受,高化虽然这一代落魄了,但是也算穷亲戚。
唯独提拔庸,让他们有些不能接受。
这个时代的等级差异,是根深蒂固的。
为什么很多春秋故事里,一个主君只是对下属态度稍微好些,就有一堆为之生死不顾的众臣义士,正是因为这种尊重太难得了。
周的分封制度,正是建立在层层压迫的等级上的。
天子,诸侯,大夫,士,黎庶。
直到礼崩乐坏,各层级间才渐渐模糊起来。
但是现在,大家仍旧是接受这一套的。
徐灵这一步,迈的有点大,他就是想借此试探一下群臣的态度。
正好现在有这样一个机会。
平民获得大战功,提拔的阻力是最小的时候,拉上高化这个贵族,捆绑晋升,也让众人更加不好反对。
徐灵算是小胜一局。
而在这种情况下,属下大臣的反应,前后不一的态度。
也让徐灵对变法的想法更加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