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作为主力,将如何利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卫国,如果失败,那么灵国能在不伤筋动骨的情况下,尽了一个盟友的职责。
如果成功,不但能打击晋国的霸业和自信,还能让灵国更加强壮,把卫国也拉拢进来。
届时,卫鲁灵三国合纵,东大陆诸侯将被步步蚕食,以加快他们灭亡的速度。
而且,晋国集团将进一步收缩,北可攻齐,南可攻宋,皆在灵国的把控之中。
对灵国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结果。
其实,还有一个办法,之前在朝堂上就讨论过,只不过被徐灵否了。
那就是派使臣入秦,让秦国出兵,从后方侵袭晋国,来个‘围晋救卫’,大事可成。
而且,秦穆公意图称霸,巴不得晋国出事,必要的时候秦国主动出马,也是有可能的。
但鉴于秦国和灵国隔得太远,这一来一回,即便是派热气球飞过去,也需要好几天,途中还需要补充燃料,又要耽搁好几天。
等谈妥,到时候估计仗都打完了。
徐灵不愿意做这种麻烦事,而且去求秦国,说不得秦国会得寸进尺,在贸易上占取更多的优势。
到时候,灵国的主动权就没了。
现在,双方保持着一个平衡,互相交易战马、石油、抗生素、以及各种产品。
而由于灵国份额较大,占据着主动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秦国经济。
如果要去恳求秦国出兵,秦穆公肯定会借题发挥,想在贸易上争取更多份额。
徐灵不愿意放任秦国坐大。
甚至可以说,这天下徐灵最警惕的就是秦国坐大。
毕竟,这个国家要是起来了,那可不得了,凭空给灵国竖立一个强敌,那没必要。
毕竟,盟秦的做法,是在打压晋国的前提下,有让秦国强大。
而如果灵国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击败晋国,那将坐实天下霸主之位,同时占据着影响其他国家军政经济的主动权。
与大局上来说,盟秦只能是下下策。
掰手指算算:
灵国现在控制着东大陆很多诸侯的一国军政,说一不二,只手遮天。
同时,鲁国是灵国的小弟,在经济上依靠灵国发展,在军政上也依靠着灵国鼻息。
因为他们都是小国家,被强国夹在中间,很难做人,如果不抱个大腿,迟早会被灭掉。
而此次出兵援助,就是为了把卫国也拉入麾下当小弟,壮大灵国的声势。
以及,虎狼骑雄视西北,包括楚国在内,陈蔡沈郑等国都不敢肆意妄为,反而一举一动都要将灵国考虑在内,灵国也因此占据着绝对主动权。
越国就不说了,妥妥的干儿子。
吴国虽然也是敌人,但他们现在自顾不暇,仲孙无变法也不是,不变法也不是,受到合纵条约的影响和压制,非常被动。
灵国霸权如此强大,怎能随意放弃?
而打赢这场战争,坐实霸权,灵国底蕴也将更加深厚。
这才是徐灵反对顾舟出动虎狼骑提议的原因。
随后,徐灵按照矩光的计策,通过热气球下诏送到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