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7 就仗着人多(为淡看风云之巅白银盟加更19/110)(1 / 2)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叫天 1519 字 12个月前

宁远城头上,所有建虏都闻讯赶到西面和北面的城头上,呆呆地看着大明骑军出现在他们视野中,然后又从他们的眼前,浩浩荡荡地越过,往东面而去。

看向西面方向,一直是持续的明国骑军出现,不知道后面何时是个头;再转头看向东面,已经看不到明国骑军的前锋!

这得有多少明国骑军?

这么多年来,这怕是第一次看到有这么多的明国骑军,对大清军队无所畏惧地,大摇大摆地从容而过吧?

这一刻,宁远城头上的建虏,全都傻眼了!

他们尚且如此,图尔格这边直面大明骑军的视觉冲击,就更不用说了。

第一次,图尔格在面对明军的时候感觉到了危机。他在第一时间回过神来后,便立刻传令,步骑两军立刻准备回身备战。

孟乔芳当然也不敢怠慢,连忙开始整队,调整步军的方向,面对明国骑军,立刻加紧部署起来。长枪兵什么的,都紧急调到最前面,预防明国骑军的冲击。还剩下为数不多的几辆楯车也赶紧推到阵前。

不知道什么时候,他的额头已经全都是汗了,却没顾得上去擦。

有一点比较幸运的是,他们就在两山之间,地形相对狭小,如果明国骑军要攻过来的话,一次性也不能投放太多兵力。

步军的阵型足够密集,长枪林立,就算是重骑,都不可能直接撞上来。因为骑兵一旦没有了冲击力,就等于是待宰的羔羊。

看着明国骑军还在陆续赶来,都不知道还有多少,图尔格也开始冒汗了。

他转头看看身后的明国步军,此时已经完全明白,这支明国步军就是要堵住他们撤往锦州的道路,这是要对他们宁远体系的大清军队一网打尽的打算。

想到这个,他便不敢再发愣。虽然他不是怕明军,可他知道,眼前这种局势下,最好的应对策略,就只能是退入宁远城内固守待援,估计要三天时间,锦州援军就能赶到。

另外也有一个选择,就是他手下一万五千步骑,不计损失,向拦截的明国步军发起冲击,狗急跳墙,鱼死网破的那种。

如此一来,虽然会损失惨重,但是,肯定能突围出去不少!

不过这个选择,只是从心中一冒出来,就被图尔格给否决了。

什么时候大清军队遇到明军的时候,在野战的情况下会这么落荒而逃?

大清军队和明国军队在野外相遇,哪怕兵力有相差,比不过明军,最终逃得也只能是明军,而不是大清军队!

他的这种心态,可以说是建虏当中一种普遍的心态。

虽然他们看到那么多的明国骑军出现,可在震撼之后,也没有多少人是害怕的。随着军令的传下,他们便开始紧急备战起来,准备和明军厮杀。

趁着明国骑军还在陆续赶来,立足未稳之际,图尔格便发出了一道道地军令。

于是,就见建虏骑军在两翼的掩护之下,建虏步军开始缓步推进。每次都是走一小段距离然后就开始整队,一直保持密集的阵型。

不得不说,在这种情况下,建虏还能这么迎战而没有惊慌失措的,确实算是一支精锐军队了。

先行赶到的大明骑军看到建虏没有防守,反而发起了进攻。他们并没有迎战,立刻就进入激烈厮杀的模式,而是只进行牵制性的骚扰,试探。

而马祥麟这边,当然不会袖手旁观,立刻下令,步军推动偏厢车,缓缓推进防线,压迫建虏的后军。

这个时候,就犹如是狼群围住了一只老虎,互相之间都会有忌惮,在试探着对方。

大明骑军,还在陆续赶到,终于,中军主帅越过了宁远城,来到了战场。

帅旗之下,张明伟自如地坐在马背上,并没有因为最后一天要连续骑马赶路而累到。南征北战了那么长时间,骑术早就练出来了。

先期到达的各路将领,并没有过来见礼,只是转头看着中军这边的旗号而已。

在张明伟的身边,是所有将领中对辽东最熟悉的两个将领陪同。

一个自然是山海关总兵阎应元,一直镇守在山海关,对于对手,当然是有一定了解的。

另外一个,是剿贼总兵吴三桂,他没有参与到扫荡草原蒙古鞑子的战事中,因为他有伤在身。等差不多好了之后,他才从四川直接返回京师这边,刚好赶上了这次的辽东战事。

借助望远镜,在观察了当面建虏的细节之后,他们两人,便把建虏的情况都给张明伟禀告了。

让张明伟不但知道这支建虏领头的是谁,还知道了建虏的各部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