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军队,贾长生也意识到粮草与物资的储备至关重要。他利用自己在南宋的地位与财富,大量购置粮食、兵器、铠甲等物资,并在自己的封地内秘密修建了多处坚固的粮仓与军备库,将这些物资妥善储存起来。他还鼓励封地内的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以确保在未来的战争中有充足的粮草供应。他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若粮草不足,即便有再强大的军队,也难以在持久战中取胜。</p>
在外交方面,贾长生也开始积极布局。他派遣使者前往周边各国,与那些有志于在乱世中保全自身或谋求发展的势力建立联系,或结盟,或互通有无。他与一些小国达成了贸易协议,用南宋的丝绸、茶叶等特产换取他们的良马、铁矿等战略物资。同时,他也与一些地方豪强暗中往来,互相交换情报,约定在适当的时候相互支援。他明白,在这乱世之中,多一个朋友便少一个敌人,只有建立广泛的外交关系,才能在复杂的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p>
然而,贾长生也清楚地知道,仅仅依靠这些还远远不够。在三国乱世中,人才是最为宝贵的资源。他决定效仿古人,广纳贤才。他在自己的封地内设立了学府,邀请各地的学者前来讲学授业,培养年轻一代的人才。同时,他还四处寻访那些有经天纬地之才的隐士高人,以诚意打动他们,邀请他们出山相助。他听闻在深山之中有一位名叫诸葛孔明的年轻谋士,智谋超群,有匡扶天下之志。贾长生亲自带着厚礼,多次前往拜访,虽尚未能请得动他,但他的诚意却已传遍四方,吸引了更多的贤才前来投奔。</p>
随着时间的推移,贾长生的势力逐渐壮大。他的军队纪律严明,训练有素,战斗力日益增强;他的粮草与物资储备充足,足以应对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他的外交关系广泛,在周边各国中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麾下也汇聚了一批才华横溢、忠心耿耿的谋士与将领。然而,他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他深知,这一切都只是逐鹿天下的基础,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p>
在一个寂静的夜晚,贾长生独自登上子爵府的高楼,望着北方那片被战火即将笼罩的天空,心中默默立下誓言。他知道,前方的道路充满了艰辛与危险,他可能会遭遇无数的挫折与失败,但他绝不退缩。他将带着自己的梦想与信念,踏入那三国乱世的舞台,与天下英雄一决雌雄。无论最终的结果是成是败,他都要在这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篇章,让后人铭记他贾长生的名字,铭记他在这乱世之中的逐鹿传奇。</p>
在南宋那片繁华却又暗藏危机的土地上,贾长生精心筹备许久之后,终于率领着他那支精心打造的队伍踏上了前往大汉帝国的征程。这支队伍人数众多,训练有素,然而为了行事低调并能更好地融入沿途环境,贾长生果断下令让他们分散成几百个小的队伍,犹如涓涓细流,从不同的路径向着北方那片即将陷入乱世的土地进发。</p>
贾长生自己则带着一小队最为精锐的护卫,骑着高头骏马,率先踏上旅途。他们一路向北,穿越了南宋那广袤无垠的疆域。起初,道路还算平坦,沿途皆是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青山绿水相伴,炊烟袅袅的村落点缀其间。但贾长生深知,这仅仅是旅途的开端,前方等待着他们的将是重重艰难险阻。</p>
行至一片茂密的山林边缘时,天色渐暗,夕阳的余晖将山林的轮廓勾勒得格外阴森。贾长生心中涌起一丝警惕,他深知这山林中或许潜藏着山贼土匪。果不其然,就在他们进入山林不久,一阵呼啸声打破了寂静。一群衣衫褴褛、手持各式简陋武器的山贼从四面八方涌出,将他们的去路截断。为首的山贼是一个满脸横肉、身材魁梧的大汉,他挥舞着一把大刀,恶狠狠地喊道:“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p>
贾长生的护卫们立刻紧张起来,纷纷拔刀出鞘,将贾长生护在中间。贾长生却镇定自若,他扫视了一眼这群山贼,心中有了计较。他深知这些山贼不过是为了钱财,若能以财帛打发,避免一场厮杀自是最好。于是,他抬手示意护卫们稍安勿躁,然后对着山贼首领说道:“各位好汉,我等只是路过此地,前往北方办事。我知道你们也是为了生计,我愿意拿出一些钱财,权当是给各位的辛苦费,还望各位行个方便。”</p>
(本章完)</p>
www.mbeoge.cc。m.mbeoge.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