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顺昌逆亡肃顺死谏(1 / 2)

第256章 顺昌逆亡!肃顺死谏!</p>

距离苏曳还有三十米的时候。</p>

小皇帝忽然朝着苏曳躬身行礼。</p>

顿时间全场都惊呆了。</p>

旁边的僧格林沁汗毛竖起,这……这是谁的主意?</p>

又要出什么幺蛾子?</p>

顿时间,苏曳立刻翻身下马,旁边的僧格林沁也跟着下马。</p>

苏曳躬身行礼道:“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僧格林沁本能是要跪的,但是见到苏曳没有跪,他刚刚弯下去的膝盖立刻又重新直起来。</p>

大军凯旋,主帅甲胄在身,不跪也勉强算正常。</p>

但是僧王一直都是下跪的,但此时他若下跪,苏曳却不跪,岂不是把苏曳衬托得桀骜不驯?</p>

所以,他也跟着苏曳一样,弯腰行礼。</p>

单纯从这一点来看,此人的人品也是值得称道的。</p>

苏曳真的不是居功自傲,因为他此时穿着军服,他要在军中废除跪礼。</p>

小皇帝带着文武百官上前,再一次朝着苏曳道:“苏相立下不世之功,是大清江山社稷的功臣,是朕的恩人,朕为苏相牵马。”</p>

顿时,他身后的文武百官齐刷刷拜下。</p>

苏曳皱眉,顿时朝着旁边僧格林沁望去一眼。</p>

僧王也皱眉。</p>

这个时候就不能安分一些吗?</p>

小皇帝知道什么,他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别人的教的。</p>

让皇帝给臣子牵马,这是把人火上烤吗?</p>

苏曳躬身道:“臣不敢。”</p>

小皇帝上前,直接抓起了苏曳战马的缰绳,往前牵引。</p>

苏曳步行在后面跟随。</p>

接下来高台之上,进行了隆重之极的凯旋大典。</p>

惠亲王绵愉顶着烈日,念了一篇华丽骈文。</p>

而后,小皇帝亲自倒酒给苏曳。</p>

第一杯敬天地祖宗,第二杯敬死去将士,第三杯苏曳才饮下。</p>

而后,文武百官再一次齐刷刷向苏曳行礼,代表朝廷感谢苏曳立下的功勋。</p>

文武百官,上万军队高呼万岁。</p>

最后,小皇帝要牵着苏曳的手,穿过永定门进入京城。</p>

如果是成年皇帝倒还没什么,关键皇帝这么小,届时像是苏曳牵着小皇帝的手一般。</p>

所以,苏曳再一次拒绝了。</p>

但不管如何,这个盛大隆重之极的凯旋大典结束了。</p>

为了庆祝这一场巨大的胜利。</p>

接下来,还要进行一场祭祖大典。</p>

这个仪式就更加盛大了,在京官员,王公大臣都要参加。</p>

发逆之乱,捻匪之乱,祸害江山社稷这么多年,如今终于被彻底平息了,肯定是要祭祀祖先,告知列祖列宗,表示这个功绩。</p>

而这一场祭祖大典,将在三天后在太庙进行。</p>

苏曳进入京城,街道两边有无数的民众相迎。</p>

这当然也是朝廷组织的,对苏曳的待遇算是到了顶格。</p>

……………………</p>

之前每一次凯旋,苏曳都是先回家,再进宫的。</p>

而这一次,苏曳是先进宫。</p>

两宫太后在养心殿接见了苏曳,走了一个过场。</p>

完毕之后。</p>

苏曳单独去了长春宫,求见叶赫那拉氏。</p>

安德海站在宫门口道:“苏相,太后娘娘玉体欠安,说先不见了。”</p>

这是怄气吗?</p>

先是苏曳抗旨不遵,而后苏曳率军北上,营救僧格林沁,也算是打脸了叶赫那拉氏。</p>

而就在此时,旁边的大太监走过来道:“苏相,母后皇太后有请。”</p>

而后,苏曳就跟着成寿去了钟粹宫。</p>

慈安太后双眼通红,秀美的脸蛋有些清减了。</p>

“苏曳,哀家要感谢你。”慈安太后道:“若不是关键时刻,你率军北上去救了僧格林沁部,那哀家的脸面就彻底没了。”</p>

她当时下旨,让荣禄和景寿去救。</p>

两个人都去了,结果在路上慢吞吞的,就是走不到开封战场。</p>

如果僧格林沁麾下的这一万多旗人精锐全部折损了,那慈安太后颜面何存?</p>

苏曳道:“这是臣应该做的。”</p>

接着,慈安太后仿佛欲言又止。</p>

苏曳道:“请太后明言。”</p>

慈安太后道:“就是关于肃顺和端华几人之事。”</p>

苏曳道:“太后请说。”</p>

慈安太后道:“哀家知道,前段时间他们给你添了不少乱子,甚至哀家也给伱添了很多乱子,你也别怪我,我是女人,头发长见识短。”</p>

苏曳道:“太后娘娘仁慈高贵,这是金子一般的性情。”</p>

慈安太后秀美的脸蛋微微一红,她现在觉得苏曳任何一句表扬都好像有些不单纯。</p>

慈安太后道:“哀家想要替肃顺和端华几人求个情,请你饶过他们这一次,可好?”</p>

苏曳道:“太后娘娘言重了。”</p>

慈安太后微微雀跃道:“你答应啦?”</p>

苏曳道:“太后娘娘的话,臣实在无法拒绝。”</p>

说归说,做归做。</p>

慈安太后脸蛋一红,忍不住心中暗道,你别说得暧昧。</p>

慈安太后道:“那成,你这出去半年肯定累了,这便回去休息吧。”</p>

“对了,你这次立下这么大的功劳,我们肯定要进行封赏的,就等到祭祖大典之后,如何?”</p>

苏曳道:“一切听从太后娘娘的安排。”</p>

离开钟粹宫后,苏曳再一次去长春宫。</p>

安德海进入禀告,然后道:“实在对不住了,太后娘娘刚刚歇下,要不然您明儿再来?”</p>

……………………</p>

这个时候的叶赫那拉氏,也不是真的想要什么,就是想要争一个面子。</p>

苏曳先抗旨,而后她失言于慈安太后,又丢了好大的面子。</p>

加上她怀孕几个月了,而且还是你苏曳的孩子。</p>

所以,肯定是要让苏曳服个软。</p>

当然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p>

之前每一次都是她帮助苏曳解决难题,两人的关系,表面上她弱势,但实际上她算是强势一方。</p>

因为苏曳每一次做的事情,都需要她的旨意才权威。</p>

所以,肃顺和端华等人想要让苏曳下台,首先就是要把叶赫那拉氏先轰下台,要逼着她出家。</p>

而这一次苏曳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权势地位都会上涨。</p>

那么她和苏曳之间的关系呢?</p>

谁主谁次?</p>

她的性子,天然带着强势,想要主导地位。</p>

……………………</p>

回到奉恩镇国公府。</p>

左宗棠,田雨公,崇恩都在。</p>

“苏相,现在这个局面是有些怪的。”左宗棠道:“首先是两宫太后关系,稍稍有些别扭了。”</p>

可不是嘛。</p>

当然最关键的是,接下来叶赫那拉氏肚子越来越大,而且还要分娩,所以要彻底消失一段时间。</p>

所以,接下来重点就要放在慈安太后身上了。</p>

田雨公道:“苏相,这一次胜利足够大,可以建立起来足够的权威了。”</p>

“所以接下来裁撤地方八旗军,再训练新式帝国陆军,也势在必行了。”</p>

“裁撤地方绿营,要一并进行吗?”</p>

苏曳道:“你们怎么看?”</p>

左宗棠道:“属下觉得,地方大规模叛乱已经没有了,到全国还是盗匪横生。所以裁撤地方八旗和地方绿营,只能先进行一个。”</p>

苏曳点头同意。</p>

田雨公道:“但是这么大的胜利,肯定要推行一项国策改革的。”</p>

苏曳道:“旗务改革。”</p>

左宗棠颤抖道:“这个,是不是太急了?”</p>

所谓旗务改革,就是要取消旗人的特权,取消铁杆庄稼,让他们自谋生路。</p>

苏曳道:“这次胜利太大,不利用这个余势太可惜了。另外母后皇太后刚才向我求情,让我饶过肃顺和端华等人。”</p>

“而且改革旗务这么大的事情,肯定要专门组建一个临时衙门。”</p>

“我打算组建一个旗务衙门,我领衔旗务大臣,这个临时衙门里面四个人。”</p>

“我一个,崇恩大人一个。另外两个人,我想让端华和肃顺上。”</p>

左宗棠道:“也也就是说,端华和肃顺这次想要过关,就必须帮您顶雷,必须成为旗务改革先锋?”</p>

苏曳道:“对,他们本身就是八旗王公,做这个事情最为合适。”</p>

左宗棠道:“这件事情,确实可以。但是这两人对您敌视已久,也不得不防。”</p>

“如果,他们不愿意就范,还是除之为妙。”</p>

“就是要让天下人知道,您的改革,势在必行,神挡杀神,佛挡杀佛。”</p>

“上一次军事改革,肃顺和端华等人跳得太高,作为明显的反对者。他们要么选择臣服,帮助您进行旗务改革,为您冲锋陷阵,就如同僧格林沁一样。”</p>

“要么,他们必须要覆灭。”</p>

“顺昌逆亡,这个信号,一定要清晰。”</p>

田雨公道:“苏相,我们洋务运动还没有全面开展,如何解决这几百万旗人的生存和就业问题?”</p>

旁边的左宗棠道:“改革旗务,比起裁撤八旗兵,影响更大,震动更大,需要的时间更长。所以现在开始吹风,开始制定政策,确实比较合理。”</p>

“按照苏相的计划,利用这一次巨大胜利,开启旗务改革,开始吹风,制定相关政策。等到和俄国人大战之后,接着这个胜利余威,直接推行这个国策,刚刚好。”</p>

“接下来肯定是苏相主导中枢,会推行几个重大工程,需要海量的资金,海量的劳动力。这里面的劳动力缺口,光太平天国那些俘虏都填不满。这个时候旗务改革,会空出大量的旗人劳动力,正好可以填补这个空缺。”</p>

“接下来几个重大工程,不管是开平煤矿,还是天津港口,又或者是天津到京城的铁路,还是上海到京城的电报线,需要的金山银海,需要大量的人力。这些旗人只要不是好逸恶劳,都能找到活路。”</p>

“而那些不愿意找活路的蛀虫,就算饿死,也是活该。”</p>

“所以,我认为这个时候推行旗务改革,表面上看确实太急切,但实际上刚刚好。”</p>

“苏相刚刚获得大胜,这是我们手中力量最大的时候,所有反对者都蛰伏的时候。”</p>

某种程度上,左宗棠确实是苏曳的知音。</p>

一心只想着做大事,完全不在乎艰难险阻。</p>

“唉……”左宗棠一声叹息道:“可惜我分身乏术啊,我既想要跟着苏相在京城进行改革大业,又想着为国家平定西北。”</p>

苏曳道:“几位大人,我给你们介绍几位老熟人,老朋友。”</p>

左宗棠道:“倒是求之不得。”</p>

片刻之后,李秀成、陈玉成、林启荣、林绍章四人走了进来。</p>

李秀成带头躬身行礼道:“拜见诸位大人。”</p>

田雨公、左宗棠、崇恩等人起身还礼。</p>

气氛有些尴尬。</p>

因为之前双方是死敌,而且还互相有些看不上。</p>

但是苏曳是一个非常强势的领袖,有他镇场,双方就算尴尬也会忍着,至少表面上要一团和气。</p>

左宗棠道:“苏相,关于旗务改革之事,我觉得您有必要现在进宫,向太后禀报。”</p>

苏曳刚刚离开皇宫,这夜里又进宫,确实能够表示出恳切。</p>

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不一样,她性情纯粹,而且刚刚在情感上被叶赫那拉氏打击过,需要某种方面的情感安抚。</p>

苏曳崇尚如流,沐浴更衣完毕后,又再一次进宫。</p>

……………………</p>

钟粹宫内。</p>

慈安太后正在看书,听到奏报,不由得微微一愕。</p>

苏曳不是刚刚离开皇宫不久吗?</p>

这又进宫了?</p>

大晚上的,多不好意思啊。</p>

不过,面对苏曳这种重臣,她当然是无法拒绝的。</p>

“让他进来。”</p>

片刻后,苏曳进来行礼之后,直截了当道:“太后娘娘,关于肃顺和端华之事,您与我说过之后,臣回家的路上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p>

“嗯。”慈安太后松了一口气。</p>

谈正事就好,谈正事就好。</p>

不是因为那些奇奇怪怪的事情进宫,否则哀家还真不知道怎么应对。</p>

慈安太后道:“你说。”</p>

苏曳道:“接下来,军事改革应该没有什么阻力了。臣要新练六个师的帝国新式陆军。”</p>

慈安太后道:“多少人,需要多少钱?”</p>

苏曳道:“六个师,总共八万人左右。加上裁军,加上武器装备,加上军饷,军费一起,大概需要三千多万两。”</p>

慈安太后道:“这么多?我们有这么多钱吗?又要向洋人借款吗?”</p>

去年裁撤八旗京营十来万人,练三个师的帝国新式陆军,直接花销就是两千多万,其中近一半是向洋人银行借款的。</p>

苏曳道:“仅仅只是这三千多万两的话,我们现在的财政倒是更加宽裕一些了。臣这次剿灭发逆和捻匪,缴获颇丰。”</p>

慈安太后道:“有多少?”</p>

这个时候,她两只大眼睛充满了好奇。</p>

今年二十六岁的小太后,这个表情真像是小女孩一般。</p>

“大约两千六百万两。”苏曳道。</p>

“这么多?”慈安太后道:“你也没有报啊。”</p>

历史上,天京覆灭后上报给清廷的缴获,仅仅只有几百两银子,这毫无疑问是扯淡的。</p>

传闻中湘军截留了这笔银子,足足有好几千万两。</p>

但估计没有这么多,因为太平天国高层完全是挥霍无度的,而且向洋人购买起武器装备来,也是非常大方。</p>

在这个世界,因为苏曳的刻意经营,尤其是洪仁发,洪仁达两人刻意敛财,买卖烟草,丝绸等物,赚了海量的钱。</p>

而另外一笔横财,就是剿捻。</p>

僧格林沁麾下最精锐的一万多人,一路剿捻,缴获无数。</p>

而这几百万两银子,被苏曳掏的干干净净。</p>

另外胜保麾下的军队,也一路发财,一路敲诈。</p>

苏曳斩了胜保之后,也不客气直接把他的缴获,还有他麾下军队的缴获,全部给抢了。</p>

胜保麾下的几万人当然对苏曳恨之入骨,怨声载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