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樱亲手所织的冬衣已经完工。</p>
宫人正在外面徘徊等待着他们的召用。</p>
<div class="contentadv"> 与其说是等待召用,倒不如说是监视,这一点,赵樱还是懂得。</p>
她看着手中的冬衣,看着外面静立的宫人,几次张嘴,想要唤他们给自己的孩子送去,却都没能发出声音。</p>
平心而论……</p>
实际上赵樱对赵泗的情感也颇为复杂。</p>
不可否认,那是她的亲儿子。</p>
只是彼时她行刺不成,反倒因为扶苏的某些说辞和各种各样的原因展开了一番爱情故事,并且怀有身孕这件事……</p>
总之因为这件事,她也惹得内部的微词,而且再脱身离开咸阳的时候,她也确实没能力带着赵泗离去。</p>
一个选择罢了……</p>
于是赵泗就被留在了咸阳。</p>
但实际上赵樱默认自己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p>
谁能想到冰天雪地,一个婴儿尚且能活?</p>
因为扶苏,也因为被自己亲手遗弃的孩子,让她心中的疯狂宁静了许多,让她对秦国的恨更加理智了一些。</p>
她当然有足够的理由恨秦国。</p>
她的父母,她的玩伴,她的好友,太多太多从小朝夕相处的人死于秦国的战争车轮之下。</p>
相比较于有贼心没贼胆的公子歇,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行动派。</p>
最开始,她是巴不得秦国灭亡,也是六国敌视秦国之中最极端的那一类人。</p>
那个时候,仇恨已经将她扭曲的和恐怖分子差不多了。</p>
亲人,挚友,朝夕陪伴的仆役…….</p>
太多太多的东西都历历在目,她只能将恨的对象定为秦。</p>
扶苏到底是有一定人格魅力的……</p>
一方面是因为扶苏行事不像始皇帝那么霸道,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扶苏的政治主张,还有扶苏的为人。</p>
总之在接触一段时间寻找出手时机的过程中,赵樱发现,扶苏,或许并不是一个坏人。</p>
他也不该死……</p>
或者说,扶苏活着,或许现在还活着的人才能够活的更好。</p>
于是,在扶苏不知情的情况下赵樱就放弃了刺杀,并且还发生了一段爱情故事。</p>
离开关中以后赵樱就默认自己的孩子已经死了。</p>
再回到赵地的很长一段时间,赵樱都生活在愧疚之中。</p>
然而时间终究会冲淡一切……</p>
可是,二十多年以后,自己的孩子出现了。</p>
当年的回忆再次不偏不倚的击中自己,往日的情绪重新浮现心头,她甚至不知该如何面对。</p>
一者贵为公子,一者为阶下囚。</p>
一者母,一者子……</p>
沉默许久,赵樱终究是开口呼唤。</p>
宫人闻声上前,不敢怠慢。</p>
软禁归软禁,但到底也是赵泗的母亲,仅凭这一层身份,宫人皆不敢因此而欺辱。</p>
认真的聆听了赵樱的诉求以后,宫人闻声犯难,也不敢应承赵樱的请求,甚至不敢接过冬衣,只能去请示领导中车府令黔。</p>
黔闻声赶来,仔细听完宫人说完事情经过,尔后认真的对着赵樱行了一礼后开口说道:“我只能接下将一切禀明陛下,听从陛下的决定,请您恕罪,这样的事情不能向您保证。”</p>
赵樱闻言点了点头,还礼道谢。</p>
黔叫宫人整理好衣服,跟在自己身边,尔后一路疾走。</p>
而宫内,爷孙正在闲话。</p>
“所谓一统,无外乎所有人都认可这个观念,其实在孩儿看来,一统的概念是有很多方面的,这不能仅仅从疆界,货币,语言,文字等方面来看,天下要一统,人心也要一统。</p>
所谓的一统,就是大家都达成一个共识。</p>
有同一个国家,使用同一种货币,说同一种语言,写同一种文字,有着同一种诉求,同一种渴望。</p>
由小及大,方方面面皆可以求同存异。</p>
倒不必非要将木头砍成一模一样的方块才叫一样,榆木,槐树,皆是木属,要强调大家都需要水,需要土地,需要阳光,而不是因为槐树不合群而将他砍伐……”</p>
赵泗侃侃而谈,始皇帝脸上带着笑容,时不时点头倾听赵泗的高谈阔论。</p>
“所以孙儿认为,不管是什么东西,都要遵循一个客观的既定的真理。诸子百家,虽然驳杂,但是从学说上来看,大多都是使人修身向善,约束自身的,在我看来,这是没什么问题的。</p>
学术上,要让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认知,这个最基层的核心大抵是相同的,但是却能够开出不一样的话。</p>
政治上,要提出一个主张,让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方向。</p>
为政,应该引导,应该给予其方向,当主动求变,居安思危,见衰而知如何盛,见盛而观其中衰。”赵泗笑着说道。</p>
赵泗所说的,其实无非一些老生常谈。</p>
学术上给与一定约束,比如说制定一个诸子百家都赞同的公序良俗,不违背基本公序良俗的前提之下,各自去完善你们的学说。</p>
政治上由领导人提出一个处政的主题和口号,接下来的一切政治活动都以不违背主题原则来进行。</p>
主题可以隔几年一改嘛……</p>
比如这几年的主题是发展农桑水利,下几年的主题是开疆扩土。</p>
总之领导人要承担起来引路划定范围的责任。</p>
虽然这样一来也免不了螺狮壳里做道场,但是总归比罢黜百家一家独大更好。</p>
就像赵泗所说,大一统从不仅仅是疆域上的大一统。</p>
实际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东西都在逐渐统一。</p>
现代社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实际上也只是看起来罢了……</p>
学术学说,最后也一定是趋向于统一的。</p>
因为再不断的试错和斗争之后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以后,诸子百家都会逐渐趋向于同一种形态。</p>
正确赛道就那么一条,这叫排异存同。</p>
也是必然的规律……</p>
那既然如此,倒不如一开始就把共同点约定好,让他们去求同存异。</p>
把向内吞并变成向外扩展……</p>
始皇帝闻声点了点头笑着开口:“你想一统百家?”</p>
“也不算一统百家,给他们定一个规矩吧……”</p>
虽然现在来看,或许诸子百家会觉得赵泗多管闲事。</p>
然而根据历史来看,只不过是赵泗为了避免其中某些学派的消亡罢了……</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