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始皇帝催生</p>
赵泗废了好大的功夫才堪堪哄住虞姬。</p>
眼下或许是经历了许久的操劳和方才的哀伤,竟是在赵泗的怀中沉沉睡去了。</p>
“以前也不这样啊……”</p>
赵泗能够理解虞姬的忧心,这个时代传宗接代绝对是头等大事,况且更不用说眼下赵泗的身份和地位越来越高,虞姬又非明媒正娶,时日久了,又难免人老色衰……</p>
可虞姬毕竟是大家闺秀,情绪向来比较稳定,今日这般景况倒是不多见。</p>
好在赵泗也算是糊弄了过去,对于子嗣这方面,赵泗还真没什么办法。</p>
赵泗自己有过一些怀疑,但奈何这个时代没有检验身体的工具,也只能无奈。</p>
也正因为如此,赵泗对于始皇帝近乎于明示的亲近,一直以来却没有过多的痴心妄想。</p>
他是现代人,自然知道,难以生育,有时候不仅仅是女人的问题。</p>
他更知道,在这个时代,无后意味着什么。</p>
尤其是,作为皇室子弟。</p>
现在他已经算不上年轻,二十多岁的年纪,在这个时代大部分都已经当爹作父,日后恐怕始皇帝也免不了督促,可是赵泗并非不能耕田,也并非不擅长耕田,奈何粮食不结种,又能如之奈何?</p>
轻轻揉了揉虞姬的眉心,将她脸上的泪痕擦拭干净,赵泗不由得叹了一口气。</p>
而另一边,冯去疾也再次拜会了王绾。</p>
“嬴泗封王,而储君却依旧未定?”</p>
王绾皱了皱眉头。</p>
“现在看来,你我恐怕低估了陛下对这位小公子的爱了。”</p>
“封王之议,是需召开朝会,如果不出我所料,定然会有朝臣就封王一事再起争执,届时再行观看……”</p>
“右相的意思是,有人会反动小公子封王?”冯去疾皱眉开口。</p>
“非是反对封王……周天子分封也是分封的诸侯,而并非封王……</p>
所谓王,自号也!</p>
陛下本就破例,便是分封制,也不是这么个分封。</p>
你我倒不需要在意这种旧事,但是朝臣之中,在意的人却绝非少数。</p>
况且封王之事虽已敲定,细节方面还有待商榷,兵马究竟归谁统属?赋税究竟由谁收取?官员调遣究竟听谁指派?</p>
是统属于大秦?还是自成体系?赵地官员从何而出?是朝廷派遣还是赵王自行挑选?</p>
诸事是否需要汇报大秦?</p>
小公子何时赶赴封地?</p>
眼下大秦刚刚一统,再成一个国中之国,又成何体统?</p>
除非陛下,一意孤行,力排众议……否则此事难成。”</p>
“所谓封王,对眼下大秦来说,无疑是一等一的大事,你我需小心留意,得看清楚陛下的心意。</p>
给小公子封王,绝非陛下一时之想,长公子立储,还需要猜对陛下心思。”王绾沉声说道。</p>
冯去疾点了点头……</p>
封王这事三公九卿心里都有底,始皇帝也表过态了,可不是不代表其他人不会发声。</p>
做事最忌模棱两可,不管是出于任何原因,封王这样的头等大事,始皇帝也必须给群臣交代清楚,这个王的权限究竟有多大,是个虚名还是真正的诸侯,大秦究竟还有没有管辖权,这些必须交代清楚。</p>
一旦涉及这种事情,可就不是冯去疾能够约束的了。</p>
几日过去……</p>
朝堂却并不宁静。</p>
因为始皇帝已经通知过三公九卿封王之事,故而这种消息很快就在朝堂上下流传开来。</p>
因此,这几日关于扶苏立储的奏折近乎消失不见,几乎近是对赵泗封王的议论。</p>
奏折内容大概可以归类为两种。</p>
一种是坚决反对国中之国,坚决反对分封之事。</p>
第二种则是单纯反对赵泗封王,而并不反对分封。</p>
周天子分封之时,大概定下了成规。</p>
即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的社会等级体系。</p>
分封诸侯的时候,周天子可没封王。</p>
诸侯分为公侯伯子男,概以爵论。</p>
诸侯最多只可称公,而不可称王,是什么爵位就是什么爵位。</p>
后来历经近千年,中间经历了多次变动,周王室大权旁落,于是诸侯纷纷自称公也,什么伯爵子爵都可以称公了。</p>
大家都称公以后,以前的公侯伯子男不足以再区分高下,因此楚怀王开启称王先河,以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p>
尔后各国君主纷纷效仿……</p>
嗯,值得一提的是,秦国第一个称王的君主是嬴驷,和赵泗同名。</p>
所以,称王本就是一种儹越,周天子定分封的时候可不认这玩意。</p>
另外还有一部分奏折则是在询问始皇帝的态度,既然始皇帝效仿分封之制,那被分封的赵国是不是也应该履行诸侯国对宗主国的义务?</p>
如此种种不应凡举……</p>
很显然,通知三公九卿只是个开始。</p>
三公九卿位高权重,因为种种原因并未反对始皇帝,但不代表满朝文武就没人反对。</p>
天下最不缺少的就是位卑言轻但是却敢于仗义执言之人。</p>
这种事情哪怕是三公九卿都不能约束。</p>
而且,三公九卿不反对赵泗封王,也不代表他们就得费心费力推动赵泗封王。</p>
譬如冯去疾李斯乃至于王翦等人,其实也只是作壁上观,并未为赵泗封王摇旗呐喊。</p>
这种大事,需要的是君王摆明态度。</p>
对赵泗封王这件事,议论颇多,赞成者自然也有,反对者也不少,折中者也不在少数。</p>
始皇帝签发诏书以后,决议于三日之后召开朝会,通知百官议事,给朝堂一个交代,将此事形成定论,以免再有反复和模糊之处。</p>
波折肯定没有……</p>
还是那句话,始皇帝一心一意想干的事情没人拦得住。</p>
大秦是以法家为根基,而法家,本就为君主一人服务,更不用说始皇帝也算半个开国君主了……</p>
赵泗的心思并不在此,封王之事从始皇帝说出口就没有折中的余地,他心里想的是家里的事情。</p>
“何故失神?”始皇帝看着不断摩挲手掌的赵泗开口问道。</p>
“家中姬妾近段日子越发嗜睡,时感困倦,常常忧伤哭泣……孩儿想着,请夏医师回家诊断一二。”赵泗挠了挠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