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时间飞逝,秋日将至。(2 / 2)

大秦海归 三月啦 2672 字 3个月前

&lt;div class=&quot;contentadv&quot;&gt; 于是赵泗只能找到王翦,请王翦帮自己出出主意。</p>

认真的将自己的思虑讲给王翦听完以后,王翦眉毛动了动笑出了声。</p>

“旁人都是未虑胜先虑败,你小子反倒是未虑败先虑胜了。”</p>

赵泗担心的从来不是东边战局失利……</p>

说实话,傻子都能算明白这笔账。</p>

大秦降徭降役是摆在明面上的事实,迁王陵令颁布以后虽然蜚语流言不断,但是本地庶人也是货真价实受益,对于六国贵胄来说大秦恶政不断,讲他们逼到了绝路,但是对于天下庶人来讲,这几年或许是他们有生之年最幸福的时刻。</p>

摆在眼前的利益是不会骗人的。</p>

或许会有忠肝义胆的游侠义士跟着贵胄起兵,并为之舍生忘死,可是人这个群体是趋利避害的,倘若不是活不下去能有几个庶人愿意把脑袋绑在裤腰带上跟着贵胄摇旗呐喊。</p>

天下贵胄起兵声势浩大确实浩大,可是他们也就只有声势了。</p>

在赵泗的引导下,始皇帝和李斯乃至于大秦确定了以庶人为主体的基本盘,并且做出了种种措施,基本盘没有出问题,六国贵胄凭什么能够颠覆大秦?</p>

这次动荡是预料之中的,但是胜利也是必然的。</p>

而大秦要做的就是如何把损失降到最低,并且借着这个机会最大程度的将国内的反动力量彻底消灭。</p>

东夷不稳那是相对于北边有蒙恬,中原有王翦王贲父子,南越有赵佗以及六十万大军。</p>

赵泗嘴里的不稳是可能没那么快的镇压叛乱,不能取得更大的战果彻底肃清秽人罢了。</p>

毕竟这里兵力最少,又没有名将,偏偏近海和东北地区都是大秦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p>

如果不能借着这个机会处理干净,未来移民扩边又会生出来种种麻烦。</p>

“百万大军对番外蛮夷和松散一团的贵胄,优势在我嘛!”赵泗嘿嘿一笑。</p>

王翦闻声失笑,不过赵泗说的也是事实。</p>

这一次有可能造成的叛乱,大秦上下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王翦同样也没想过失败。</p>

“我看你倒是清闲,航贸军府又归你执掌,东夷伱去亲自坐镇调度……”王翦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打趣赵泗。</p>

“王老将军讲的哪里话,我兵书都没看过几步,纸上谈兵之辈,恐怕会延误战机,况且就算我想去……陛下也不准啊。”赵泗摊了摊手。</p>

赵泗要能自己去亲自坐镇倒也不是不行。</p>

无非就是把自己的门客一块打包过去。</p>

赵泗自己不会打仗,可是他的门客会啊。</p>

韩信,夏侯婴,樊哙,刘邦,张苍……</p>

拿出来一个汉初天团打东夷那是纯粹的碾压,犁庭扫穴都不在话下,赵泗只需要当个吉祥物放权即可。</p>

问题是始皇帝不可能放人。</p>

赵泗现在可是大秦货真价实的祥瑞。</p>

虽然并没有曝光,但是始皇帝是知道赵泗关系大秦粮食产量的。</p>

这种情况下始皇帝怎么可能放赵泗去战场?</p>

不开玩笑的说,除非大秦即将亡国,否则始皇帝不可能把赵泗送到边疆。</p>

传国玉玺丢了赵泗都不能丢,哪天赵泗要是失踪了,始皇帝怕不是要搜山检海寻赵泗。</p>

“东夷之事,若想竞全功,要一个合适的统帅,我倒是有个人选,不过或许会有些麻烦。”王翦见赵泗小熊摊手也不继续打趣,而是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眼中带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开口。</p>

“是谁?”赵泗看向王翦。</p>

“陇西侯,李信。”王翦发出一声轻叹。</p>

“陇西侯?”赵泗脸上露出几分诧异。</p>

对于李信的名字赵泗当然并不陌生,同样是一门双侯,父亲李瑶是狄道侯,李信则是陇西侯,更是陇西李氏的先祖。同时,李信还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李牧的侄子。</p>

李信的战绩也不必过多赘述,他是始皇帝时期少壮派的领秀人物,最风光的时候,蒙恬王贲等人都只能给他做副手,和王翦竞争攻打楚国统帅的时候就差骑在王翦脖子上拉屎,王翦甚至被逼的通电下野。</p>

一生战功无数,却毁于伐楚兵败。</p>

客观来说,李信真正失败的战役只有这么一次,但这一次就是一生。</p>

其人少壮刚勇,作战风格其疾如火,善用骑兵,和李牧的作战风格高度类似,将骑兵运用的出神入化,擅长运动战,歼灭战,远距离战场调度可谓是如臂驱使。</p>

那么问题来了……</p>

“陇西侯善用骑兵吧……”赵泗看向王翦。</p>

“善用骑兵不是只会用骑兵,你想要犁庭扫穴,事竞全功,李信是最妥当的。”王翦摇了摇头。</p>

虽然之前和李信有过不怎么友好的经历,对李信这个又臭又硬的毛头小子也没什么好感,可是毋庸置疑,如果仅从作战能力来说,整个天下能够超越李信用兵水准的也屈指可数。</p>

那是几乎满溢出来的战争天赋,仿佛天生就是为了战争而生。</p>

“王老将军和陇西侯应该有间隙的吧?”赵泗怪异的看了一眼王翦。</p>

王翦老神自在的眯起来眼睛:“老夫大人有大量,举贤不避仇也!”</p>

(很多人都说李信输给过李牧,我查了很久,李信一共参与过两次对赵国战争,第一次李信付出了几万秦军的代价攻灭赵国十万,李牧远在边疆并没有被调回来。</p>

第二次就是和王翦合兵灭赵,这个时候李牧已经死于谗言,叔侄俩并没有直接交手记录。</p>

至于影视和小说肯定是不能当资料的,而且伐赵的时候第一统帅一直都是王翦。我更倾向于李信一路屡立奇功才能和王翦打擂台争夺伐楚之战,不然他有啥资格成为少壮派领袖,压服王贲和蒙恬两个同期二代给他作配,王贲蒙恬二人的能力也很吊的。</p>

秦朝时期的资料太模糊了,很多东西只能推测,要是有能够指明出处的资料可以直接留言,我会去考证一下作出修改。)</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