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盖猪圈(2 / 2)

熊贵清的想法是,趁着盖猪圈的机会,干脆盖出几间住房来,这样家里就宽绰了。

两个大小伙子挤在一个小炕上,家里客厅卧室餐厅三合一,这日子以前能对付,现在熊贵清可不想这么住。

建盖房子的人都是分场的瓦工和木工。

这些人就是干这个。

有王福林出面安排,熊贵清这房子盖得很顺利。

于慧勇连续三天平整了土地,瓦工就进场了。

两个大工,带着六个小工开始了建设工作。

第一项任务就是挖地基。

在北大荒家房子,地基浅了容易墙冻裂。

六十年代的时候建房,都是三米深的地基。

到了七八十年代,已经开始了浅地基。

浅地基的深度在一米二,用条石做地基,上下两道混凝土圈梁。

这才是用浅地基的前提条件。

熊家的地基也是这个做法。

可现在去哪找条石?

熊贵清的意见是直接钢筋混凝土。

只要你出钱,瓦匠就给你干。

先找人挖地基。

一天5块。

呼啦就来了三十人。

安排二十人挖地基。

剩下的十人,熊贵清带着他们拆猪圈。

把以前的两个猪圈都拆了。

清出土地来,建盖附属用房。

地基挖了三天。

深度在一米五。

何献超不仅要拉砖,拉木料,还得拉钢筋和水泥。

这些都是农场计划内的物资,结算价都很低。

熊贵清心里早就想好了。

只要猪舍是系统的就行,保证自己养的猪好好,至于其他用房普通就普通,没有啥影响。

原先,熊长禄两口子只见儿子整天画图,其实他们也不知道画的啥。

现在施工了,才发现这摊子搞得太大了。

完全是再建个猪号啊。

可儿子这点钱也不够啊!

这段时间,存折上的钱可是跟流水似的,眼看着越来越少,余秀华嘴上都起大泡了。

他们要是知道儿子身上的三千多私房钱已经花完了,恐怕得背过气去。

一进入六月中旬,一直在周围看热闹的职工家属们,就看出了模样。

最先出现模样的就是猪舍。

东西长36米,南北宽度8米。

大架子都是接的。

好在南北河农场不缺木头。

按照现在的建筑成本,普通平房建造成本每平米100块。

可熊贵清这个猪舍用了大量的半截砖头,墙也变薄了,能省则省。

系统猪圈要什么厚度,有系统保驾啊!系统最大!

把成本压到了20。

这就花了5700块。

原本想建造附属用房的,现在看,这钱根本不够啊!

干脆改成木板房吧。

于是又拉了十几车板皮来,木工大显神威,做木头的库房。

屋顶铺上油毡,木板墙上用塑料布遮挡,能坚持用几年就行。

熊贵清遗憾了。

看样子自己要盖住房的想法还得等等。

两百多平的猪舍里,隔出了两排猪圈。

南北各三米深的猪圈,中间留出两米的过道。

地面打上水泥地面,主要是为了好打扫卫生。

一个猪圈为3米4米,12平方,是红砖围的,水泥勾缝,小铁门。可养8头猪。

一排猪圈有九个,两排就是十八个猪圈,可养殖140头猪。

当然养100头绰绰有余。

圈里有水泥和转头做的猪食槽子。

还安装了水管,管头正对着槽子。

吃完猪食后,统一放水在槽子里,让他们喝水。

老潘也派上了用场,他给熊贵清用油桶做了几个储水罐,接在水管上,这就能用了。

简易的嘛,怎么简单怎么来。

粉碎机和搅拌机已经安装在了饲料间里。

里面还有一个熟食间,这里是烀猪食的。

这些瓦匠木匠已经把熊家的剩的猪肉都吃完了。

这些弄完已经到了六月底了。

中间下了三场大雨,两场中雨,小雨下了十几场。

从5月底开始,熊贵清就没时间离开家了。

不仅他没时间,何献超也跟着忙活,哪里有时间去北安讨好女神?!

在北安的李映红和潘春梅就有了各种想法。

李映红有点后悔。

她不应该跟何献超说喜欢熊贵清的话,搞得现在不但何献超不来了,熊贵清也不来了。

见她好像心事很重,潘春梅说道:“熊贵清他们在家盖猪舍呢,一时半会不会来看咱们了。”

“是吗?”

李映红挑了挑眉,她心里一松,自己误会了,人家不是疏远她。

“也不知道他啥时候能来。”

潘春梅自言自语。

李映红不说话,忙着手上的活。

她知道潘春梅喜欢熊贵清,可是她心里就是不舒服,她时常心里发慌,自己是不是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