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忙着准备年夜饭的时候,一个消息传遍了三分场。
主任家买电视了!
这可是个爆炸性新闻。
这個消息很快就被何献超传了过来。
“熊贵清,熊贵清,走,跟我去主任家看电视去!”
“啥?看电视?”
这年头有收录机的家庭都很少,更何况电视机呢?
自从去年春晚出现在电视荧屏上之后,很多有心人就开始惦记买电视了。
以前想买电视可真不容易。
不但要有钱还得有电视票。
71年的时候,黑省有两个厂试制出黑白电视机。
一个是佳木斯无线电二厂,另一个是牡丹江电视机厂,统一售价430元。
后来佳木斯电视机总厂生产出“龙江”黑白电视,也是统一售价。
82年的时候,价格调整为395。
有人问,没有彩电吗?
有的。
在81年的时候,佳木斯电视机总厂就组装了rb进口的vc14寸彩电1960台。
可售价是天价,1250元。
81年有几个人买得起?!
别说王福林这个级别的干部了,就是南北河农场的场长书记都不会有那个实力。
有人问了,黑省难道没有从其他省市调入的彩电或者黑白电视机吗?
在八十年代初期,电视机是刚刚兴起的新鲜事物,各省的电视机厂满足当地都不够,哪里能调运外省?
只有到了八十年代的后期,九十年代初,在电视机生产过剩的情况下,国家才放开了对大宗物品的管制,全国的电视机才流动起来。
熊贵清记得,前世自家就是在90年买的一台京城牌黑白电视机。那时候,整个三分场已经有大半人家看彩电了。
王福林家的客厅里挤满了人。
要不是冬天天气太冷,估计院子里也得站满人。
这可是三分场第一台电视机。
这会儿三分场的人还不知道有彩色电视机呢,个个都认为电视机就是黑白的。
王福林家的柜子上,摆着一台龙江牌14寸国产黑白电视机。
大伙儿都围着看稀奇。
王福林拿出香烟来招待客人。
可他也确实招待不过来。
来人实在太多,外屋的厨房里都站满了人,他们看不见电视,可是能听啊!都竖着耳朵听着。
电视里正在播放《新闻联播》。
今天是除夕,新闻里重点宣传的是在各条战线上坚守岗位的干部职工和指战员,还有全国的一片大好形势。
以前,人们的消息闭塞,这种新闻只能听广播。
哪有看电视舒服啊!
屋子里的人们都傻傻的看着屏幕的画面,一会儿东北,一会长江,一会又云南。啧啧,神奇啊!
一时间觉得自己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周游全国了。
不仅如此,还能看见国外的事,啧啧,美!
最让人兴奋的是,一会儿还有《春节联欢晚会》,啧啧,这要能一边吃饭一边看该多好啊!
今天是大年三十,王福林也要吃年夜饭,这些人挤在这儿,人家也不好张罗吃饭。
有职工家属在门外高喊:“高富,高富,回家吃饭了。”
“李坤,李坤!”
屋里的人一阵骚动,有人才不情不愿的往外走。
熊贵清也拉着何献超走。
“哎,哎,再看会儿!”
“你看看几点了,都到饭点了,识趣点。”
“主任,电视真好,开眼了,呵呵。”
熊贵清跟王福林打着招呼,往外走。
很快大人们就陆陆续续的走了,屋里剩下了十几个孩子,都盯着电视屏幕不离不弃。
有当妈的冲进来,扯着孩子的耳朵拉了出去,孩子还兀自伸着脖子盯着看,丝毫没有觉悟。
电视机的冲击是巨大的。
职工家属们发现自己有了新的追求。
以前的收音机和收录机已经过时了,电视机是未来自家的目标了。
尤其是那些回家急匆匆吃了饭又再出现在主任家的人,看到了春节联欢晚会,这可是开了眼了。
自己一定也要搞一台。
熊贵清可没那么大脸去王福林家看春晚。
他虽然心里有些遗憾,可却不后悔。
一家人快快乐乐的在一起才是他最希望的。
熊家今晚换了灯泡。
屋里锃明瓦亮。
以前,怕电费贵,因此灯泡都是15瓦的。
就跟点了根蜡烛似的,昏昏黄黄的。
今天,熊贵清去供销社买了个新的灯泡,40瓦。
价格跟15瓦的一样,都是039元,可瓦数大了费电,熊家还是第一次用40瓦的。
熊家的靠边站已经支上了。
各种菜肴纷纷上桌。
老弟一边揪着一根粉条往嘴里放,一边问道:“电视好看吗?”
“也就那样,以后咱家也买,你急啥?!”
熊贵清有意说的很无所谓,用以减缓老弟的好奇。
看电视容易上瘾,老弟要是盯上这玩意,学习就废了。
见大哥这么说,还一脸的不屑,点点头。
“我觉得也没啥。”
刚才去王福林家熊贵清没让老弟去,他就是防着这手呢。
望着家徒四壁的家,熊贵清心里有些发酸。
尤其是跟人家一对比,真是不忍啊!
说羡慕也好,说嫉妒也罢,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这一对比,自家的寒酸就暴露出来了。
前世自己稀里糊涂,这世拼死也得搞出个万元户来。
熊长禄坐在炕沿上,望着桌子上丰盛的菜肴,激动的老脸通红。
“贵清,猪喂了吧?”
“刚喂完,还舔了柴火。”
“嗯,那就好,今年咱们算是过个好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