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太原失陷(3)——河东兵燹(2 / 2)

战争初期,裴寂指挥无方,致使唐军一再败北,遭到巨大伤亡。之后,又是因为裴寂的愚蠢举动,致使山西境内流寇蜂起,与刘武周连成一片。河东战场军事态势的发展,越来越不利于李唐王朝。

仗打成这样,山西战事被搞得这么狼狈。很显然,裴寂难辞其咎。由于他的无能,唐军在与刘武周的对战中,不仅毫无建树,反而损兵折将,丧师失地。所以,裴寂已经不适合继续留在前线,指挥部队了。经过权衡,唐高祖将裴寂调离前线,征召入朝。见到裴寂,李渊不留情面,上去就是一顿数落:

义举之始,公有翼佐之勋,官爵亦极矣。前拒武周,兵势足以破敌,致此丧败,不独愧于朕乎?(《旧唐书·裴寂传》)

这一次,李渊没有袒护裴寂,为了平息朝野上下的不满情绪,将裴寂下狱。但是,唐高祖只是做做样子。不久之后,裴寂被重新释放出来。而且,李渊对他的态度,并未发生改变,比以前更加宠信。

对于裴寂的屡战屡败,无能怯懦,唐高祖李渊不仅不予以惩处,反而一再偏袒、一再纵容。这样的做法,自然激起了朝中许多大臣的不满。他们觉得,就裴寂这么一个志大才疏的草包,凭什么位居大唐宰辅之职,且备受皇帝信任。李渊的处理不公,为唐王朝内部官员之间的矛盾,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尽管高祖对裴寂有所偏袒,但是,李渊却没有让裴寂再次回到前线,这还算是个明智之举。李渊清楚,河东一战,事关重大,如果继续派裴寂到前线掌兵,只会让山西战况越来越糟。

既然裴寂被调离前线,召回长安,唐朝山西战场的统帅之职,便出现了空缺。为今之计,只有重新调兵遣将。那么,该派何人顶替裴寂的将帅空缺?这一次,唐高祖派出多员战将、数支军队,驰援山西,抗击刘武周。

在裴寂调离前线的同时,唐高祖李渊命永安王李孝基、工部尚书独孤怀恩、陕州总管于筠、内史侍郎唐俭等将领,统领大军,开拔河东前线,力抗刘武周。由此可见,李渊是下了血本,要和刘武周死战到底。

然而,此时的河东战局,已经恶化到了极点,出乎李渊的意料。当时,隋朝的一股残余势力——王行本部,占据蒲阪,唐朝屡攻不克。不仅如此,王行本还与刘武周遥相呼应,双方结成了夹击李唐的联盟。

王行本占据蒲坂,并与刘武周串通一气,对于山西战事的发展,无异于火上浇油。这意味着什么?李唐王朝的黄河渡口防线,直接暴露在了刘武周的铁蹄之下,关中地区也变得岌岌可危。

如果刘武周率军经过蒲阪,从此地直渡黄河。届时,不仅会占领山西全境,也将威胁关中腹地,兵临长安城下,亦不在话下。所以,此时此刻,形势已然是万分危急,战火燃遍山西,大有向关中蔓延的趋势。

刘武周、王行本结盟,黄河渡口防线洞开,河东危在旦夕。消息一经传出,关中一带顷刻人心惶惶,群情震骇,犹如当初薛举进犯泾州一样。面对这样的困境,唐高祖李渊的内心,开始产生动摇了。

李渊毕竟是大唐皇帝,在他看来,太原虽然重要,也重不过整个大唐的江山社稷。这场仗如果再这么打下去,只怕唐王朝会招架不住。不要到最后,山西没有保住,连关中都危若累卵了。与其继续在山西和刘武周死磕,倒不如及时保存实力,积蓄力量,等到以后时机成熟,再与刘武周决战。

想到这里,唐高祖便萌生了一种消极保守的念头。于是,李渊亲自写了一道手敕,准备发往河东前线。在这道亲笔手敕中,唐高祖李渊将自己的战略意图,大体上进行了一个简单阐述:

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而已。(《资治通鉴》)

总而言之,李渊的策略,四个字:收缩战线。眼下的军事态势,刘武周咄咄逼人,席卷大半个山西,唐军则一败再败。针对河东溃败的危情,唐高祖李渊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暂时放弃太原,放弃黄河以东,将唐军主力撤回关中,全力固守关西。只要关中还在手中,将来收复太原,还是大有可为的。

试想,唐高祖的这道手敕,一旦真的发往前线,后果将不堪设想。估计,唐王朝的统一大业,势必戛然而止,甚至整个国家也会土崩瓦解。幸亏,关键时刻,有人主动站出来,阻止了李渊这个因头脑发热而做出的错误决定,纠正了唐高祖的战略失误。这个人是何许人也?秦王李世民。

李世民可不是一般人,久经战阵。这是一位在血雨腥风的战争中,一路拼杀出来的杰出军事统帅,具有丰富的战场经验,以及超群的军事才能。他以敏锐的战略眼光,精准地判断出,太原绝不能轻易放弃。

要知道,李世民是一路跟随父亲李渊,从太原起兵反隋,直到最后攻克长安。所以,李世民当然清楚,太原的重要性。如果唐朝主动放弃太原,放弃黄河以东,也就等于放弃了山西。失去山西,唐朝将会彻底失掉立国的根基,失掉天下民心士气。真的到了那个时候,李唐王朝从此必会一蹶不振。

而且,就算唐朝主动放弃黄河以东,收缩战线,将军队撤回关中,固守关西;刘武周真的会就此作罢吗?当然不会。这样只能助长刘武周的气焰,所谓“欲壑难填”,既然刘武周敢对山西发起全面进攻,那就说明其野心不小。占据山西之后,刘武周肯定还会向关中地区,伸出魔爪。

那时,刘武周、宋金刚率领大军,突破黄河防线,深入关中腹地,则长安危矣!所以,即使为了拱卫长安,太原城也不能轻易放弃。因此,收复太原,势在必行。只要太原一天在刘武周手中,始终是悬在大唐头上的一把刀。

唐高祖李渊准备收缩战线,放弃太原,这显然与李世民的想法,背道而驰。对于父亲李渊保守避战的消极意图,李世民自然不能坐视不理,必须要极力阻止,使得父亲改变策略。于是,李世民主动上表唐高祖,向父亲详细陈述了太原的战略意义。同时,李世民还主动请缨出征,愿领三万精兵,收复太原,消灭刘武周:

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河东殷实,京邑所资,若举而弃之,臣窃愤恨。愿假臣精兵三万,必冀平殄武周,克复汾、晋。(《资治通鉴》)

收到李世民的上表,唐高祖李渊如梦方醒,瞬间打开了“脑回路”。仔细想想,自己之前放弃黄河以东,固守关西的想法,的确有些消极。一旦放弃太原,不光河东不保,长安也十分危险。看来,还是李世民具有战略眼光,见解独到,到底还是久经沙场,用兵如神的大唐军神。

在这道上表中,李世民还毛遂自荐,主动请缨,立下军令状,只需率领三万精兵,便能收复太原,消灭刘武周。唐高祖李渊心如明镜,他知道,李世民可不是李元吉、裴寂之流,那是一位不世出的军事天才。他之所以如此信誓旦旦,打下这样的包票,绝不是信口开河,肯定早就胸有成竹,有了破敌良策。

更何况,目前山西地区的战争态势,已经乱成了一锅粥。自从刘武周兴兵与唐朝开战以来,唐军不断失利,先后丢失了太原、晋州、龙门、浍州等地,山西近一半的领土,都被刘武周占领。而且,又因为裴寂推行错误的坚壁清野政策,激起民变,致使山西流寇蜂起,与刘武周相互勾结,使得河东危局更加雪上加霜。

唐军一败再败,河东溃败似乎已成定局,李渊手中无人可用。可以说,现在的山西,就是一块烫手的山芋,无论谁去接手,都将是九死一生的考验。放眼朝野上下,有能力、有实力,挽救河东败局,打败刘武周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秦王李世民。这是唐高祖李渊手中,最后的一张王牌了。

经过一年以前的西线大捷,以及消灭西秦,克复陇西的辉煌战绩,让所有人都领略到了李世民强悍的威力。有了平定西秦战役的利刃出鞘,这一次,与刘武周的决战,对于李世民而言,想必是轻车熟路。

国家危难之际,唐高祖李渊决定启用李世民,派他领兵出征,前往消灭刘武周。因此,唐高祖下达战前动员,“上于是悉发关中兵以益世民所统,使击武周”。李渊将关中地区的几乎所有兵力,全部交由李世民统一指挥,由李世民率领,讨伐刘武周。这是唐朝在关中全部的家底,李渊将这些兵马指挥大权,一律授予秦王李世民。

武德二年(619年)十月二十日,李世民率领唐军主力,正式出征,开赴河东前线,讨伐刘武周。大军开拔的当天,唐高祖李渊亲自送行,一直送到华阴长春宫。就这样,在河东战局极端不利的境况下,李世民临危受命,领军出击。整个李唐王朝,将河东战场的主要希望,全部寄托到了秦王李世民身上。

应该说,唐高祖李渊临阵选将,命李世民出征刘武周。这样的举措,使得原本处于死局的河东战场,开始逐渐出现转机。唐王朝在遭遇了一连串的军事挫折后,由于李世民的异军突起,胜利的曙光,正在慢慢萌生!

李世民亲率唐军主力,挺进河东前线,对于刘武周来讲,他的好日子,也即将到头了。从刘武周进犯太原开始,他就一直在走大运,胜利是一个接着一个。可是,人生往往是公平的。一个人或许会一时走运,却不可能一世走运。果然,李世民的到来,让刘武周遇到了一个自崛起以来,最强劲的对手。

也正是李世民的到来,让刘武周首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并且,还是一败涂地。短短六个月的时间,曾经雄踞山西的刘武周,便在李世民的雷霆重击下,兵败如山倒。所有之前取得的军事业绩,也尽皆化为乌有。而刘武周本人,也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客死他乡的悲惨结局。

那么,李世民是如何用短短六个月的时间,带领唐军将士,摧枯拉朽,化腐朽为神奇,一举扭转了唐朝在河东战场的不利局面?这位闻名天下的战神,又是运用怎样的战术、战法,给予了刘武周、宋金刚雷霆一击,让他们迅速土崩瓦解,缔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战争奇迹,完成了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使命?

并且,在李世民征战河东,消灭刘武周、宋金刚的过程中,他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这个意外收获就是,李世民收服了一员骁勇善战的虎将。正是由于这员虎将的归顺唐军,对于李世民的秦王集团而言,可谓如虎添翼。从此,这员勇冠三军的猛将,忠心耿耿地追随李世民,甚至在战场上救过李世民的命,为唐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年,在那个硝烟弥漫的河东战场,在古老的三晋大地上,究竟上演了怎样惊心动魄的沙场传奇?曾经骄狂不可一世的刘武周、宋金刚,又是如何在弹指一挥间,被李世民轻松地打败,直至彻底灭亡?同时,消灭刘武周政权,对于唐王朝的统一大业来说,又有着怎样重要的战略意义?